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人北來(第1/6頁)
章節報錯
「孟都統,沒想到「銀城公主」居然是......」
孟珙和趙成宇二人,在「銀城公主」的府邸足足待了一個時辰,都過了飯口了,二人才從那裡離開。
「成宇慎言,有什麼話回軍營再說——」
相比趙成宇滿臉的興奮,孟珙的臉色卻凝重了很多,他沒想到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一切來得太突然了。
二人在「銀城公主」的府門外上馬,那二十名親衛已經等在了那裡,眾人出城門,回到大宋的軍營。
「成宇,這件事情,某覺得還是詳細向燕王殿下稟報為好。」
孟珙思慮再三,心裡還是有些不踏實。
「可是,方才「銀城公主」再三告誡,暫時不要讓殿下知道她的身份,如果我們就這樣告訴了殿下,豈不是......」
聽到孟珙的話,趙成宇有些不解。
別看二人都是一軍主將,但是,在孟珙面前,趙成宇就是一個新兵蛋子。
幾年前,趙成宇剛剛到「敦武軍」的時候,還是從郭默的親衛隊做起的,那時候孟珙就已經是「敦武軍」的副都統了。
「成宇,「銀城公主」的身份倒是其次,關鍵是她要將四萬西夏軍的指揮權,完全交到我們的手裡。」
「還有,她所說西夏王李德旺遇難之前的囑託,是真是假我們都無法判斷,尤其是「銀城公主」又有這樣敏感的身份。」
孟珙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年長郭默五歲,本身就是一個謹慎之人,考慮的事情自然就更多一些。
這倒不是他對這位「銀城公主」有何成見,當他認出「銀城公主」的身份時,自己的內心也是激動的。
可是,對於「銀城公主」所求,孟珙只能說聲抱歉了,畢竟他真正要效忠的人是大宋的燕王殿下,而他自己也是一個宋人。
即便沒有得到趙成宇完全的支援,孟珙還是提起筆來,將自己從進入西夏以來的所見所聞,詳細地寫成一份奏報。
又把自己的七弟孟瑛叫了過來,讓其以最快的方式,將這份奏報送到洛陽燕王殿下的手上。
因為事關重大,孟珙還把自己親衛隊中,功夫最好的十人派為孟瑛的護衛,一同疾馳洛陽。
戰爭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卻又是最難以琢磨的。
有時候,如疾風驟雨,一半日之間,就能攻城拔寨,完全傾斜勝利的天平。
有時候,卻經年防守,甚至是彼此雙方都處於防守狀態,誰也不敢發第一箭,徒靡歲月,空耗錢糧。
......
臨安,福寧宮。
西夏的戰報,郭默還是讓趙汝述重新謄寫了一份,加上自己所做的應對一併寫了進去,派人送往臨安,滿滿當當三大張紙。
福寧宮裡,趙擴坐在御書案後,老太監依然站在屬於他的位置,而在此時的福寧宮內,還多了幾個人。
吏部尚書、燕王府右長史薛極,兵部尚書胡榘,兵部侍郎孟宗政,以及剛剛升任戶部尚書的岳珂。
原來的戶部尚書年老體衰,三次乞骸骨之後,終於被趙擴放回養老。
做了幾年戶部侍郎的岳珂,順理成章地頂了上來,成為戶部真正的掌舵者,掌管大宋的錢袋子。
要知道,岳珂今年才四十有三,在這個年齡升任戶部尚書實屬難得,在一眾老尚書裡,也算是年輕力壯的了。
「諸位,西夏的局勢,和燕王採取的舉措諸位都看過了吧?可有什麼不妥之處?」
之所以將這幾個人找來,趙擴是有目的的。
薛極自然是朝中首屈一指的智謀之士,這兩年徹底擺脫史彌遠一黨之後,頗受官家趙擴
的青睞,大事小情總想找他來把把關。
胡榘和孟宗政梳理兵部,對外征伐雖然由燕王府一言而決,但也是要在兵部報備的。
燕王麾下二十多萬的精銳,並不是說完全招募的百姓訓練而成,同樣要在大宋所有的兵卒裡進行徵召。
也就是說,大宋所有的軍隊,都將是燕王麾下勁旅的兵源,這從當年「敦武軍」成立開始,就一直延用下來的傳統。
準確地說,現在的大宋,只有燕王麾下那四支勁旅二十多萬人,算是真正的戰兵,負責對外作戰。
其他的軍隊,除了拱衛臨安的三萬常規禁軍外,各地的駐防軍,履行日常駐防任務,同時肩負著徵召和初步訓練新兵。
這些軍隊,已經不算是戰兵,而是駐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