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聽天由命(第1/7頁)
章節報錯
“老程,這羅氏鬼國使者是怎麼回事?”
搞定了西夏使者的事情,趙擴才想起還有從南邊來的石長老,以及正在偏殿玩耍的小思默。
“這個......老臣也說不好,這位石長老的意思,永南王已經五歲了,到了進學的年齡,就想著送到臨安來。”
“無論學文、學武,比起他們羅氏鬼國,都要更便利一些,事先也沒打招呼,就直接帶著永南王過來了。”
西夏和羅氏鬼國的事情,看似都跟郭默有關係,前者趙擴可以替郭默做主,畢竟這個年代的婚姻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尤其涉及到兩國之間的聯姻,做臣子的就只有唯命是從的份兒。
可是,永南王來臨安就學一事,可大可小。
這孩子要真是普普通通一個小國的王爺,與大宋親善被賜了“趙”姓也就罷了,關鍵他是郭默的親生兒子。
這就有些麻煩了。
“這樣吧,這孩子就先在我這裡養著,我會派人給小七去封信,問問他的意思。至於西夏和親的事情,直接走禮部的程式吧。”
這是在公私分明地處理嗎?
程珌的頭有些大,可他也不敢提前跟郭默通個氣,自己是燕王府的司馬,同樣也是禮部尚書啊。
依著他對咱們那位燕王殿下的瞭解,這兩件事情,恐怕都同樣的棘手。
眾臣都退走了,老趙擴看著一旁的小思默,心中若有所思。
“老貨,你去叫上那位石長老,咱們一起帶著孩子,去趟桃花島。”
.....
西夏,銀州城。
郭默已經在這裡停留了一個多月,陸冠英的傷勢已經完全康復,這幾日已經能夠開始正常的習練武藝。
郭默的幾個徒弟都沒有帶在身邊,每日裡要指導的人,卻也不在少數。
陸冠英、封戈,再加上全真教的李志常和崔志方。
“太古子”郝大通在中興府突破一流境界之後,自告奮勇地加入了“聽風”的隊伍。
這樣一來,西夏的“聽風”組織,就有三位一流境界的高手坐鎮。
陸乘風守在銀州,郝大通去了“龍門客棧”,而“銅屍”陳玄風不喜歡在一個地方待在。
索性在整個西夏的東部和北部遊走,時常保持著聯絡,也能對各地的“聽風”據點,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一個多月的時間,陸乘風就重新在西夏建立了六處據點,主要分佈在東部和北部,時刻關注著完顏康和蒙古人的動靜。
雖然窩闊臺折戟河北,在西夏境內的貼木哥卻長驅直入,避開盤踞在西夏東南角的完顏康,直接從西夏的北部,不斷向西拓展。
半年的時間,生生地打到西夏跟西遼的交界處,迫使西夏軍進一步向南龜縮。
貼木哥兵馬不多,受拖雷在高麗之事的啟發,今年開春之後也將自己在蒙古管轄的兩個部落,將近五萬人直接遷進了西夏。
十來歲的孩子,健壯的婦人,或者頭髮花白的老者,他們雖然不能上陣殺敵、攻城撥寨,但是拿起刀槍守衛一個既得的城池,還是勉強可以做到的。
因此,貼木哥基本上沒有了後顧之憂,又採用以戰養戰的方式,也無需考慮糧草的問題,反而加快了進攻的速度。
八月中,西夏的氣候依然乾熱的很,貼木哥向東回軍,直接拿下了西夏最西邊的重鎮沙洲,對不遠處的瓜洲也虎視眈眈。
這個時候,身在中興府的太上皇李遵頊,已經準備停當,坐上了東去的馬車。
西夏的太上皇,要到大宋的臨安去養老,對西夏國來講,終歸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知道的人也限定在很小的範圍。
李遵頊一行也沒擺什麼排場,就慕容秋荻陪著,還帶了四名宮女當丫鬟,另外就是馬車的後邊,跟著“禿鷹”尉遲軒師兄妹三人。
一行九人,兩輛車、三匹馬,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中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