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決心後。

第二天洪承疇便只帶著幾名幕僚親信,以一千銀元的雙倍租金,包了一輛貴賓車,再直奔著許家莊海港城而去。

……

崇禎十年,三月一日。

許家莊,海港城。

洪承疇只用一天多的時間,便抵達了這座號稱已經有350萬人口,如今規模遠遠超過了京城的大明第一城市。

看著這座擁有無數高樓大廈,內部佈局整齊合理、毫無雜亂,且乾淨美觀,極其先進的現代化城市。

“若是我也有座這樣的城市就好了。”

洪承疇暗暗感嘆。

其實他對海港城十分熟悉,每年都會過來兩到三次,或為了採購物資,或為了商談合作,或為了旅遊度假等,甚至還在距白堡不到3公里的核心地段,以二十萬銀元的天價,購買了套三層半的建築面積366平米的別墅,再加上裝修費、家電傢俱等,合計花費五十萬銀元,作為不動產投資,以及供兒女留學居住用。

他自己每年也會過來住十幾天,且他跟家人都拿到了長期綠卡,某種程度上,他也是海港城人,屬於許家莊的一員,萬一哪天他失勢了,變的一無所有了,讓洪承疇進行選擇的話,他不會回福建南安老家,而是回到海港城的這套別墅,把這裡當成最後退路。

話說他是不是對許家莊過於信任,把許家莊想的太好了?萬一哪天他真的敗了,落魄了,若是許家莊不同意接納他,反而對他落井下石,沒收他的財產和別墅,那豈不是徹底完蛋。

這種可能性,洪承疇不是沒考慮過,許家莊是商人不是善人,追求的是利益而不是好名聲,只要有利可圖,落井下石不是沒有可能。

但就算存在這種風險。

海港城的天價別墅他還是買了。

絕大部分的存款也都放入了天下通銀行。

鐵路投資債券也買了。

各方面都跟許家莊實現了深度的繫結。

如果許家莊真打算搞他的話,不用等到他落魄,現在就能讓他生不如死、痛不欲生。

既然如此,他只能懷著最美好的願望,一廂情願的相信許家莊做事會講規矩守底線,而且在海港城買別墅的不只是他一個,曹文詔、楊御蕃、王洪、鄧玘、左良玉等十五位將領,都在海港城投資了房產,包括石柱土司秦良玉,也花費數千銀元,買了套便宜房產,也為家族留了條後路。

如果許家莊對他洪承疇落井下石的話,那麼就是人人自危的局面,任何有權有勢者,都會立刻跟許家莊拉開距離,取出銀行存款、拋售資產等,這樣的損失許家莊承擔不起——想到這一點,洪承疇認為,跟許家莊進行深度的繫結,風險應該是不高的,許家莊不會自毀長城。

在自己的別墅落腳休息了半天,緩解了舟車勞頓。

下午,洪承疇帶著幕僚親信們,親自前往白堡,遞上身份憑證,請求見許莊主一面,商討緊要大事。

然而許莊主今天不在。

只見到了六大輪值執政官之一的李進,對方抽出了點時間,在茶話廳內跟他談了談。

短暫寒暄過後。

洪承疇開門見山道:“李執政,洪某此次前來,是有一件極大的事情相求,陝西如今人少地貧,天災不斷,發展潛力很小,要想發展起來,只能對外拓展,我認為西域之地的潛力很大,《東方時報》以前就專門介紹過,西域的煤礦、鐵礦、銅礦、金銀礦、玉石礦,還有可作為能源的油氣資源豐富,耕地草場森林也不少,可以發展農牧產業,大面積的種植瓜果、棉花等經濟作物,至少養活數千萬的人口,唯一限制我們進入西域的,就是那綿延數千裡的戈壁沙漠,但如今許家莊有能力修建過載鐵路,交通不便將不再是問題,若修一條鋼鐵之路進入西域……”

花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