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道路,大機率是走不通的,畢竟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也不可能有誰思想覺悟極高,願意主動獻出財務,幫助朝廷,這樣的情況是極少極少。

甚至就是許家莊,每年透過收稅收上的稅款,也不過一億銀元左右,絕大部分都收入,都是透過那些鋼鐵廠、造船廠、腳踏車廠、兵工廠等高科技產業的經營利潤而獲得,佔收入的五成以上。

從百姓手中收走的錢財,極少極少,實行的也是藏富於民的政策,這也讓大明那邊的諸多富戶,紛紛在許家莊內設定產業,成了各國富人更願意過來落戶的地方,甚至就算沒有多少出色才華,在海港城中只能從事一些低端服務產業,比如在餐館中端盤子洗碗,成為掏糞工、清潔工等,階層明顯跌落了一個級別,乃至淪落到了底層,但不過多麼落魄不堪,世界各國的有錢商人、權貴階層,依然非常喜歡申請移民到許家莊中,可謂趨之若鶩。

富人跑來的這麼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許家莊確實是對富人比較友好,給富人的壓力較小,又有無數的支援工商的政策,只要能做到依法納稅,就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公民,納稅多的,反而得到優先的保護,有種高階vip的感覺,正因為此,為了追求較高的社會地位,很多人都是主動報稅,甚至多納稅多捐款,最好拿一個商人議員的資格,就有機會參與規則的制定,更利於他們自己的商業發展。

換源app】

有點扯遠了。

總之不論如何,大明朝廷控制的地區,除了幾千年傳統的農業稅,可以從底層百姓收到之外,再想收到別的階層的稅,是非常困難的,阻力極其巨大,鬧出問題都很有可能,而大明朝廷看似龐大,實則臃腫孱弱,加之皇權不下鄉,想多收稅難度極大,麻煩的不得了,除非是建立暴秦那樣的高動員體系,不然錢的問題解決不了。

怎麼辦?

朱由檢有那個能力,成為秦始皇一般的人物麼?他有足夠的魄力和手腕,去擺平那些不聽話的勢力,有那個決心和魄力,以及殺人如麻的殘酷性格,以及駕馭頂級人才的權御之術麼?

沒有。

顯然朱由檢是根本比不上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連給秦始皇提鞋都不配,更不可能有那樣的雄心和魄力,甚至連一個守成之君都做不好,反而經常將一手的好牌打爛。

怎麼辦?

賺錢。

腦子還算有點小聰明的朱由檢,想到了一個不錯的辦法,那就是賺錢,只要皇室能賺到足夠多的錢,再用於增強實力,培養皇室的力量,培養更多的班底與基本盤,因為只要有了錢,很多事就非常好辦了,許多人才就可以拉攏了,許多優質資源也能夠買到了,有錢就幾乎等於無所不能,為所欲為,早前受夠了缺錢之苦的朱由檢,知道了金錢的巨大能量。

相反,只要有了足夠的錢,很多事情就都變的非常的好辦了,再棘手的大問題,也都可以迎刃而解,難度係數大大下降。

比如增強皇室的自保能力,可以將皇室新軍數量,增加到十萬,配備最好的火器,安排最好的訓練,提供最好的待遇,將其戰鬥力培養到極其強悍的程度,優先讓皇室擁有自保子實力,只要皇室自身的安全能得到保障,有了這個良好的前提,尤其是保證了皇帝的安全,就不管後面搞出了多大的動作,都可以放手施為,免去了許多的顧慮。

又比如,有了錢,就可以收買人才,拉攏人心,搞出一些吸引關注,爭取輿論支援的活動,從而獲得一個不錯的好名聲。

還有就是可以用錢多準備一些後路,多購買與開發一些海外皇室莊園,這樣即便哪一天大明江山被誰給篡奪了,或者被那些實力強大者給滅了,也可以作為復國的資本,讓後代們去努力,實在是復國無望的,那就老老實實的當個富家翁,不考慮折騰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項。

等等等等。

總之錢這個東西,真的是非常不錯的好東西,超過九成九的人都喜歡它,不喜歡的幾乎沒有,還能辦成非常多事,撬動非常多的資源,或者本身就是無數人追求的目標,畢生都在為它而煩惱。

朱由檢不止一次的想:若是他就是那富可敵國的許遠,每年賺到的金錢,至少在十億以上銀元,這筆多到不知道怎麼花完的錢,他會拿來做什麼?會怎麼進行揮霍和享受?會不會產生膨脹的心態,從而狂妄過度,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行為?

但不管如何,錢,是一定要想辦法多弄到一些,且怎麼都不會嫌少。

開辦皇家工廠。

之前的皇家玻璃廠、陶瓷廠、造紙廠等五座工廠,每年給皇室帶來上千萬銀元的收益,簡直稱得上是暴利,不知道讓多少勢力眼紅,就連皇宮之中,都有不少的太監侍女,希望進入這些工廠工作,拿一份令人眼紅的薪水,順便當好皇帝的耳目,打理好這些工廠,不能完全當甩手掌櫃,任由許家莊的工作人員,想怎麼管理就怎麼管理,想怎麼隱瞞利潤就窩藏利潤,皇室派去的人員,就能發揮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而不是受到許家莊的控制與限制,不能隨心所欲,沒辦法獨立起來運作,以及諸多方面的問題等。

反正一座皇家工廠,帶來的利益非常之可觀,讓不知多少的關係戶,官員乃至皇親國戚,想進去工廠裡發展,去擁抱那極其龐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