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三年,六月下旬。

在數百萬鐵路工人的辛勤忙碌下。

從洛陽城出發作為起點的西域鐵路,奇蹟般的,修通到了三千里外的玉門關,具備了通車條件,並且也立刻進入試執行狀態,用100節的車廂,拉著1.5萬名的全副武裝的秦軍,與數千噸的各類物資,直奔著玉門關而去。

最終在六月二十五日這天,順利抵達了玉門關,抵達了這個可進入西域的重要前哨站。

下一步,就是運送更多人員和物資,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有了較為充足的把握,再誓師出征,打進西域,消滅一切反抗勢力,再好好的開發這裡的資源,完成拓殖西域的最終戰略,將這塊龐大的土地,改造開發成華夏民族的生存之地,可進一步開發的生存空間,潛力堪稱無限。

當然!

作為秦軍的最高統帥,一個胸懷大抱負,私底下經常自比為魏武帝的人,洪承疇還是打算穩紮穩打,招募更多人手,不會深入西域太多,而是跟著西域鐵路的修建,再不斷的向內拓展,並收割鐵路沿線百里內的任何資源,從而保證有利可圖。

這個過程中,如果遭到土著勢力的抵抗,如果有誰敢擋住他的發財路,不好意思,洪承疇不打算跟他們好好的講道理,談什麼以德服人,乾脆就是一個字:殺,直接學習西方殖民勢力的先進經驗,只要殺的狠了,殺的多了,殺的沒有人了,這片土地誰是主人,自然沒有任何爭議,後人們也不會感到糾結和疑慮。

說到底,洪承疇其實就是個狠人,雖然也是儒家士大夫出身,但他本質是個利己主義者,節操下限很低,加之透過《東方時報》,他的見識與眼光得到了拓寬,思維模式更加接近一個現實主義者,自然而然,想發揮出暴力的優勢,將叢林法則貫徹到底。

然而剛抵達玉門關這天。

洪承疇感覺有點不太對勁,眼皮忍不住狂跳,心中升起不妙預感。

有人了。

玉門關已經有一支軍事力量給佔據了,且是不能攻擊的力量。

唐軍。

大明唐王軍。

足足一千兵力,佔據著玉門關,而且旁邊還修了一座中型機場,不時有一兩個架次的運輸機起起落落,運來各類人員和物資,似乎頗為繁忙的樣子。

另外還建立一個號稱“西域大唐聯盟”的勢力,聽起來聲勢不小,還主動邀請秦軍加入,讓秦軍成為“西域大唐聯盟”的一份子,佔據一個核心席位,並在“西域開發公司”中,拿不少於三成的股份,以後一起發財。

面對那位使者伸出的橄欖枝。

洪承疇沒有答應,而是露出不屑的神情,知道這是那位唐王殿下在這段時間折騰出的動靜。

只是洪承疇並不覺得,唐王朱聿健,帶領的那一千多人馬,能在西域折騰出多大的名堂,能站穩腳跟,沒有死在沙漠之中,就已經是不錯的表現了,可以入他的眼,誰知竟折騰出了個“西域大唐聯盟”,呵呵,豬鼻子插大蔥,這是在他面前裝像呢,所謂的主動拉攏,也不過是想蹭秦軍的方便,跟著獲利而已,他洪承疇怎麼可能答應?

玉門關,我們秦軍給佔了,所謂的唐軍,留一塊小地方就行了,畢竟秦軍人多,不多佔點地方不行。

拒絕。

然而秦軍遭到了拒絕。

玉門關內的千餘守軍,也進入到高度戒備狀態,紛紛拿出武器,想要進行對抗,還派出使者,表示現在整個西域之地,都在唐軍手中,且一共有精銳三萬,總兵力十萬,並不弱於秦軍多少,還得到了江南許家莊的投資和支援,希望秦軍不要鬧事,不要擅自做主,現在西域這塊地盤,已經是有主了,是屬於唐王殿下的地盤了。

聽到這話。

洪承疇跟他的幕僚,並沒有相信,反而紛紛嘲笑:

“呵呵,你們知道西域有多大麼?知道西域有多少勢力和人口麼?唐王朱聿健帶的千餘人馬,也敢號稱西域唐王,不怕大風閃了舌頭?”

“別再鬧了,我們知道,你們唐王,就拿下了玉門關這一城之地,不敢繼續深入,還想佔據這個必經之處,再跟我們獅子大開口,這個想法確實不錯,我們秦軍也可考慮帶帶你們,但別做痴心妄想,快快把玉門關讓出來,不然別想撈到好處。”

“差不多可以了,大家都是明人,不可刀兵相向,但也不能敲詐勒索,差不多就得了,快把玉門關讓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