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孫傳庭對現實的妥協(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十三年,六月。
大明,海南島,海口港。
無罪軍府內。
最近一段時間,作為無罪軍統帥,併兼任許家莊南洋總治安官的孫傳庭,有點心不在焉,情緒頗為低落,工作狀態也不太認真投入,每天都是唉聲嘆氣的樣子,時常站在海邊望著大海的波濤發呆,讓身邊的護衛們擔心,他會不會想不開,同時也讓他身邊的幕僚、同事與門生門,感到非常的不解,不知道孫傳庭到底在煩惱什麼?
要知道已為許家莊效力六年多的孫傳庭,現在絕對是令人羨慕的人生贏家。
不僅掌控了足足二十萬人的精銳無罪軍。
有一妻三妾,不僅容貌出眾,且個個賢惠知禮,後宅安寧,極少有那些大戶人家狗屁倒灶的事,可謂十分的和諧。
兒女眾多,個個懂事孝順,家教良好,沒有一個敗壞家風的歪瓜裂棗,故而想跟孫家結親的比比皆是,家裡門檻都要踏壞。
另外孫傳庭極得莊主大人的賞識和重視,去年在《五年約定》期滿的時候,不僅立刻派人送上了百萬銀元的贊助費,還極力挽留,希望孫傳庭繼續為許家莊服務,給他開出每年一百萬銀元的年薪待遇,給予更多的信任,還承諾,如果能繼續為許家莊效力服務五年,就會送他一座佔地萬畝的南洋莊園,讓他成為瀟灑富裕的莊園主,過上更好更舒服的退休生活,還能繼續研究他的學術,繼續拯救儒家傳承,可一心一意的做他最喜歡的事情,且不必擔心錢不夠用的問題。
畢竟年薪百萬銀元,幹個五年就是五百萬,還能得到一座萬畝大的莊園,價值也在幾百萬之上,帶來能讓後代富貴幾輩子的回報。
即便如此,當時的孫傳庭,也沒有露出心動和答應的樣子,而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不願意再繼續為許家莊服務,只想提前退休,開始自己的學術研究生涯,哪怕百萬銀元的贊助費不夠花,會過上頗為清貧的日子,他也做好了相應準備,絕不會後悔。
但……
孫傳庭卻沒能辭職成功,而是被迫答應繼續為許家莊效力,繼續發揮他的才華與能力,再幹個五年時間。
促使他改變主意的,是他身邊的所有人。
他的同僚和下屬,他的門生,以及他的家人,都紛紛勸他三思,不要輕易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不要太過理想主義,因為人都是要吃飯的,填飽肚子的問題,永遠比什麼儒學傳承重要,等把經濟問題解決了,有個比較好的家庭條件,以後想研究什麼專案都行,也不會因此而陷入貧困,會始終有個生活保障,在這樣的前提下,不管研究什麼,都能取得一定成果,且更容易傳承下去。
聽了這些勸告之後。
孫傳庭一開始態度堅定,後面逐漸的軟化,這時許家莊又把他的正妻張氏,小妾石氏陸氏王氏等女人,都送到了他的身邊,天天給他吹枕邊風,慢慢的孫傳庭就被她們給說服了,不得不答應,再給許家莊效力工作五年。
不可思議。
這其實有點不可思議。
要知道孫傳庭是個心如鐵石、意志極其堅定之人,他決定好的事情,十匹馬都拉不回來,不可能改變主意,但這次,他還是無奈的妥協和改變了,就因為區區幾個女人,短暫拋棄了自己崇高的理想。
換源app】
不好。
這非常不好。
孫傳庭產生過不止一次的後悔與懊惱,覺得自己當時肯定是鬼迷心竅了,居然被幾陣枕邊風給搞定了,這絕對是巨大的失誤,當時他腦袋肯定是迷湖了。
只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而最近這段時間,孫傳庭更是突然發現,他的理想,他的追求,可能、或許、應該沒辦法進行下去了,很可能要面臨失敗或夭折命運,什麼拯救儒學道統之類的,估計不可能做到了,這個夢想,似乎在無形中被扼殺了。
話說他到底是受了什麼刺激,得出如此悲觀的結論,人也像是被抽取嵴骨般,悲觀難受無比,精神狀態一下都差了很多。
他到底發現了什麼不好的苗頭,突然變的如此消極負面?
溫水煮青蛙。
他發現自己成為了一隻青蛙,已經被煮透煮熟的青蛙,已經不太可能跳出鍋的青蛙,不小心中了許家莊的算計,以後只能給許家莊賣命。
他為什麼要得出這樣的結論?
很簡單,沒人了。
他發現自己的身邊,已經沒有哪怕一位的志同道合者了,全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再追隨他的那套,一個個的,全都擁抱了許家莊,一心要跟許家莊接軌,都在潛移默化的,想變成許家莊人,放棄了原來堅持的那些美好品質,思想層面,如今基本完全是許家莊的那套,而以前的儒學傳統,則被他們視作迂腐、不懂變通、偽君子等等,根本不願意去接受和學習,更不用說成為什麼文化傳承者,去繼承他的思想和道路。
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