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家莊的大部分移民們而言,土著部落的威脅,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而已。

最主要的工作,開始開墾土地、伐木建屋、挖窯燒磚、搬運物資等等,平均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

並在上島後沒多久,就種下了第一塊的菜地、第一畝的甘蔗。

且為了加快開拓的效率,還主動發出拉攏和邀請,把島上已有的主要是福建人移民開闢的漢人村落,要合併到甘蔗莊園中,以後會一視同仁,給予他們相同的莊民待遇。

對於這樣的拉攏,一部分福建移民心動了,產生了加入的念頭,但更多的是抗拒和反對,畢竟他們辛辛苦苦開荒了那麼多年,才把生地變成熟地,才有了這些來自不易的成果,許家莊的移民一過來,就想摘他們的桃子,這是不是想的太美了。

這個時候,許家莊技術協助團隊,以散件狀態帶過來的十臺拖拉機,在重新組裝好後,再裝上鏵犁,往油箱中倒入生物柴油,再轟轟轟的發動,投入到開荒的工作中。

較之於慢吞吞的人力開墾,這些拖拉機,每臺每天就可開荒兩百多畝地,十臺就是兩千多畝,再加上大批的人力輔助,最多半個月的功夫,就可開出3萬多畝的土地,滿足一座甘蔗莊園的需要。

效率不知是人力的多少倍,牛馬之類的牲畜也遠遠比不上。

除此之外。

許家莊的移民們,竟然不怕島上的蚊蟲,即便有人上島後沒多久就生了寒熱病(即瘧疾),但吃了那種叫青蒿素的神藥後,很快就好了,許家莊的醫療隊,甚至還幫忙治好了多位寒熱病極其嚴重的福建移民,把原本必死無疑的他們救活了下來。

還有其它多種疑難雜症,醫療隊的醫生也能應對,且大多都能奏效。

況且同樣作為外來移民,許家莊移民不論是吃的、穿的,還是用的各類工具,都比他們這些已經紮下根來的福建移民強太多了,要知道這還是初來乍到,屬於最困難的階段,等他們的甘蔗種了出來,白糖廠運轉了起來,開始產生了經濟效益之後,又將會過上什麼樣的好生活?

另外無罪軍的強大,他們也看在眼裡,那些山上的土著部落,根本就不是對手,連一個無罪軍戰士都殺不死,便落個全族滅亡的下場,而且無罪軍不會解散,隨時可以進行集結、出擊,集體莊園的經營模式,也比一個個村落單打獨鬥強太多。

即只要加入了甘蔗莊園。

在拖拉機等農用機械的幫助下,生產效率會大大提高。

生活水平會大大提高。

安全性也會極大提高,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腦袋不保,可以永遠安安心心的耕作、生活下去。

這麼多的優勢擺在面前,福建移民們當然知道做出明智選擇,而且現在再不趕緊加入,以後想加入都沒門了,後悔懇求都沒有用,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即甘蔗莊園不會求著他們加入。

總之經過這一番的拉攏與勸說後,臺島的中部平原地區,除少數村落被福建鄭家拉攏走外,80%以上的漢人村落,都合併到了甘蔗莊園中,節省了不少的開墾工作量,明顯加快了開拓進度。

……

另一邊。

停留在海邊的移民艦隊,也一刻沒有停下過運輸工作。

十一月十一日,海運貨船上的物資,全部卸下之後,移民艦隊立刻啟程,全速返回了海港城。

十五日,又將第二批足足25萬的老少移民,跟近三萬噸的各類物資,送到了“白糖港”,用了兩天才卸人卸貨完畢。

至此,拓殖臺島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然後從十一月十八日到十二月初,許家莊的拓殖目的地,主要放在了海南島上。

海南島的氣候更熱,平原地帶更多,尤其是海南島的北部和南部,可開墾的稻田超過300萬畝,中部丘陵地區,還有大量的林木資源,包括高價值的黃花梨木,早在兩年多前,許遠就派了三千多人過來,建立了一個伐木場,已經砍伐了超過8萬立方米的黃花梨木,但按照這個趨勢,最多再砍十年,島上的黃花梨木資源,就會基本消耗殆盡,即便伐木工們栽種了不少的黃花梨小樹苗,至少也得五十年後才能成材。

正好現代社會那邊,有個姓胡的商人,承包並種植了十萬畝的黃花梨木,過幾年就能成材了,許遠試試看花個幾十億,能不能把這十萬畝的黃花梨樹都買下來,正好補上木材不足的空缺,進而尋求繼續壟斷黃花梨木傢俱的賣方市場,畢竟99.9%的事情花錢就能辦到,實在不行就加錢。

偏題了。

在海南島的平原地區,建五十座的水稻莊園,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島上荒蕪空閒土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