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瑪恰·阿拉米,大肚王國的國王(即大肚王),一個三十來歲的野人首領。

今天的對王家村發起的襲擾行動,是他親自指揮與實施的。

兩千多青壯族人全部出動。

目標就是要在十幾天後的獵頭祭上,準備一千顆以上的漢人頭顱,獻給天神,以求得到神的庇護,讓他的部落更加強大,以後能得到更多的食物。

但今天的行動失敗了,只收獲二十多顆人頭,這是不行的,按這個捕獵效率,一千顆的任務很難完成,還差兩百多顆,天神肯定會不高興的。

“大王,南邊的漢人好像又多起來了,有個族人發現,有片比星星還多的漢人上岸了,至少能建幾百個的村子,可我們一年只能滅掉幾個。”這位族人武士道。

“大王,漢人殺不勝殺啊,而且來了比我們部落人口還多的大軍,我們很難是對手啊,要不還是停了今年的獵頭祭,帶族人去深山裡躲一段時間,等他們建好了村子,我們再去狩獵。”另一位族人建議道。

“獵頭祭不能取消,而且必須得到更多的人頭!”

大肚王阿拉米斷然拒絕道:“我們部落之所以不斷的衰弱,是因為我們獻給天神的人頭太少了,難以獲得神的庇佑,只有殺更多的漢人,砍下更多的人頭,天神才會卷顧我們,漢人才會減少。”

“接下來,我要帶你們發起更多的戰鬥,拿到讓天神滿意的收穫,只有獵頭祭準備的祭品越多,我們部落才會永遠興盛。”

聽了王的這番話。

眾野人將領,都感到無言以對,只能點頭稱是。

因為王說的太有道理了,不殺光所有的漢人,奪回屬於他們的生存空間,大肚王國怎麼可能興盛起來,天神又怎會卷顧他們,帶來更多的食物資源?

這一套的理論,看似非常迷信,其實邏輯上是非常自洽的,是難以挑出漏洞的。

是屬於部落裡的政治正確,無人可以挑戰。

所以不管上島的漢人再多,面臨的挑戰再嚴峻,大肚王國還得繼續戰鬥下去,絕不能逃避與停歇。

只是新的襲擊行動,還沒有部署和實施,山下的漢人先行動了!

出動了比大肚王國總人口還多得多的大軍,以千人一股,兵分多路,甚至跨過河流,繞路到他們後方,似乎想一鼓作氣的將大肚王國滅掉。

瞭解到這些情況後。

大肚王阿拉米忍不住笑了,滿臉的不屑與嘲笑。

又是這一招,又想來這一套?

類似的圍剿漢人搞了不止一次兩次了,即便每次都出動了幾千上萬人,如泰山壓頂一般襲來,但管用了麼?

論對大山的熟悉,你們這些外來的漢人,比得過我們麼?

每次圍剿,最後還不是讓我們輕鬆逃出包圍圈,損失微乎其微。

然而這次。

大肚王阿拉米很快就發現不太對勁了。

首先是快,漢人大軍的行動太過迅速了,他們剛打包好家裡的東西,漢人就到了山腳,並開始發起勐烈進攻。

逃。

只能帶上少量物品,倉皇而逃。

而大肚王國的總人口約五千人,青壯居多,但老人小孩也不少,在一起行動遲緩,擺脫不了身後的漢人追兵。

“把老人丟棄,只帶上孩子。”

大肚王阿拉米一聲令下,數百個老人便遭到無情拋棄,即便是那些德高望重的祭司,只要是走不動路的,都在拋棄之列。

即便如此,仍然擺脫不了身後的追兵。

“把孩子也全部拋棄!不能影響我們的速度。”大肚王阿拉米又下令道。

“大王,孩子不能丟棄啊。”

“孩子是部落的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