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崇禎也發財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緯度較高的原因,北方農作物的成熟,要比南方晚幾天到十幾天的時間。
九月五日。
北直隸,順天府,宛平縣,甲一號皇家農莊。
經過連續三天的緊張搶收,大約八千畝的小麥全部收割、脫粒完畢,變成曬穀場上堆積如山的糧食。
因為天天下地,如今快曬成一個黑人的方以智,扯著粗砂般的嗓門,組織人手們進行糧食稱重,統計產量。
連往常那些一慣作威作福的管事太監們,此刻也都聽從方以智的安排,幹起了搬糧食的重活,且這些天也都拿著鐮刀下地割麥,老腰都要累斷。
太監們對方以智的憤怒不滿肯定是有的,告狀了不止一兩次,但現在都對這個書生總管心服口服,再無怨言。
原因很簡單,方以智玩的從不是口舌功夫,他也天天下地幹活,親自示範,踐行知行合一,而連他這個皇莊總管都幹活了,別人還有藉口偷懶怠工麼?
更不用說,這個書生在管理上確實很有一套,拿出了非常多新奇好用的東西,老莊稼把式都被他征服,而且心狠手辣,多次雷霆出手,不知掀翻了多少貪腐嚴重的太監管事,不僅起到立威的作用,還能解決錢糧不足的問題。
偏偏皇帝還對他極其的信任,不管方以智如何的大刀闊斧,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態度,崇禎不問過程只要結果。
也正因為如此,皇家農莊才能取得如今的豐收。
很快。
統計結果出來了。
“方總管,算出來了,一共是658萬7200餘斤,摺合52700石,豐收,這是天大的豐收啊,我等從未見過如此高產的景象啊,方總管真乃神人也!”
一名賬房管事小跑過來,一臉興奮的彙報了小麥總產資料。
“52700石?”
方以智滴咕一句,再把這個資料除以八千畝的麥地,得出畝產約為6.6石,即平均畝產820斤的樣子。
這個小麥產量,對比北方普遍只有一兩石,豐年最多三石,荒年只有幾斗的畝產,絕對是超級大豐收,甚至是神鬼相助,可當成千年難得一見的祥瑞了。
方以智卻不是很滿意。
因為他花錢從許家莊買的山農38號麥種,具有適應性強,抗倒抗病、穩產高產等特點,最大畝產可達1700斤,結果只做到了一半不到的產量,讓方以智頗為失落。
但沒辦法,雖然他買到了最好的良種,但手頭資金有限,買不起化肥,只能用自制的農家肥取代,農藥也買的不多,只能打一遍藥;抽水機每座皇家農莊也只能購置一臺,在明顯缺水的時候才能消耗寶貴的柴油用一用。
日常打理用的全是人力和牲畜,付出巨大的肌肉勞動。
更沒本錢搞什麼‘農牧結合’的經營模式,主要以農業為主,農用土地比例佔八成。
在這樣的情況下,實現小麥畝產820斤,並擁有接近純綠色食品的品質,可以說這已經創造了一個奇蹟。
所以當總產量與畝產資料公佈開來後。
整個甲一號皇家農莊都沸騰了。
“這麼多的糧食,我們大家兩年都吃不完啊。”
“不用捱餓了,終於可以填飽肚子了!”
“方總管就是聖上派來救我們的神人啊,謝方總管帶我等取得如此豐收,請受小老兒一拜。”
“陛下萬歲!方總管千歲!”
“我等在方總管的領導下,將王事辦的如此漂亮,陛下定會龍顏大悅,好好的賞賜我等。”
“……”
皇家農莊老少佃農們,以及幫忙管理的太監們,全都歡呼雀躍,或相互擁抱,或手裡抓著一把麥子忍不住老淚縱橫。
方以智也收到無數的感激和拜謝,個人威望達到了一個頂點。
……
甲一號皇家農莊喜獲豐收,只是一個開始。
要知道在方以智的主導和建議下,崇禎派出人手拿出資金,在順天府、保定府、永平府、河間府等地,規劃建造了數十個的皇家農莊,再加上原本就有的幾十個皇莊,合計設定和改造出了100個的皇家農莊。
圈佔土地上百萬畝——崇禎二年建奴肆虐京畿之地,殺戮甚重,導致百姓大批逃離,空出不少的田地,故而徵地遇到的阻力極小。
再收攏流民數十萬,全部安置到皇家農莊中幹活。
這一年多的忙碌下來,如今這100座的皇家農莊,除少數因各種狀況減產,基本都取得了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