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曾天順養牛翻身記(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家莊糧食獲得大豐收,這樣值得高興的好訊息,其實不止這一個。
佔用土地約120萬畝的許家莊畜牧業,也取得巨大發展,也可以用大豐收來形容。
其中生豬的存欄量達到28.6萬頭。
牛的存欄量超過了12.9萬頭。
綿羊、山羊存欄量達到8萬多隻。
馬的數量約為1萬匹。
驢和騾子的數量約3萬多頭。
雞鴨鵝兔的數量之和,超過了500萬隻。
再加上海港城捕魚船隊,今年至少能實現30萬噸海魚海鮮的捕撈量。以及在澹水湖泊河流中,也能捕撈2萬噸左右的澹水魚蝦——江南魚米之鄉不是白說的。
以上全部統計在一起,都算作肉類範疇的話,今年大概能供應出37萬噸的各種肉類。
當然除去加工損耗(毛皮、內臟、頭部、骨頭大部分是不要的)、銷售出去以及被許遠帶走的一部分,估計只有22萬噸的實際食用量,再除以許家莊如今210萬出頭的人口。
人均食肉量,將會歷史性的達到104.76公斤,成功突破一百公斤大關!哪怕把魚類排除在外(其實魚蝦一般不算作肉類),只把豬牛羊雞鴨鵝兔等算作肉類,今年出欄約5萬噸的量,除以許家莊總人口數,人均食肉量也達到了23.8公斤,距現代社會華夏人均45公斤的食肉量,並沒有相差太遠,達到了一半多。
在畜牧業方面,再努力發展個幾年,人均五十公斤每年的食肉量,一定能夠達到!
實際上。
透過各種各樣的鼓勵措施,以及許家莊的高度重視下,不僅許家莊自身的畜牧業在飛速發展,也引起了不少地主士紳與周邊村鎮的重視,甚至已經出現了一些成果。
……
崇禎五年,九月三日。
興化縣,3號莊園旁邊的豐樂村,村外的曾氏養牛場。
經過六百多天的精心飼養,曾天順養的45頭安格斯公牛與5頭安格斯母牛,在體重上全部達到了出欄的標準,都超過700公斤,接近最成熟的狀態,而養了18~22個月的安格斯牛,其肉質是最嫩最好吃的,能賣出最好的價格。
所以經過反覆權衡之後。
哪怕知道這些安格斯牛,還能再養幾個月,讓它們多長一兩百斤的肉,但很快就要降溫入冬了,地裡的巨菌草產量大降,提供不了足夠的飼料,他就只能掏錢去買玉米、紅薯、黃豆等粗糧了,養殖成本會大大提高。
另外他欠許家莊‘天下通銀行’的無息貸款,已累積到500銀元了,如果欠債期超出兩年,銀行就會開始計算利息了,畢竟銀行已經仁至義盡,不可能一直優惠下去。
就算還沒有開始收利息,足足500銀元的欠債,也快把曾天順壓的喘不過氣了。
《從鬥羅開始的浪人》
加之就是把牛再養大一些,因肉質下降,反而賣不出高價,有點得不償失。
最後,咬了咬牙,曾天順做出了賣掉45頭安格斯公牛的決定!(5頭母牛全都懷孕了,明年就能產下小牛和牛奶,自然不可能賣掉)
許家莊畜牧業合作會,則以90文/公斤,每頭安格斯公牛算五百公斤肉(這折算率超過七成了,非常公道),再乘以45頭的數量,合計支付了2025塊銀元的購買費用。
銀行工作人員也在現場,幫忙抵消了曾天順的所有欠款。
故實際到手的現金是1525塊的銀元,用一口布袋裝著,非常沉重,發出嘩嘩嘩的清脆聲響。
更引起周圍一片羨慕嫉妒的目光。
曾天順手裡拿著錢袋子,目光不捨的看著那些被牽走的公牛,他精心飼養了六百多天啊,每天都跟這些牛待在一起,像養育自己的孩子般,竭力保證了它們一頭不死,早養出非常深厚的感情了。
現在它們出欄了,被賣掉了,換成一大袋的銀元,雖然高興,但也有種空落落的很是不捨的感覺,因為他渾渾噩噩了一輩子,從沒有如此認真的去做一件事,真的是孤注一擲,投入了自己的一切,此刻也收穫了豐碩的果實,但他居然悵然若失,沒有興奮狂喜的感覺。
不過接下來幾天,他出名了,曾天順養牛翻身的事蹟,不僅轟動了不少村民親眼見證的豐樂村,也轟動周圍的十里八鄉,最後越傳越遠,方圓百里內都傳遍了。
而‘翻身’這個概念,古代封建社會的底層百姓是很難理解的,但經過許家莊這些年的刻意宣傳,很多百姓也瞭解了什麼才叫翻身,即:常年可以溫飽,三天吃一頓肉,住磚瓦房,天災仍可自救,活的有自由有尊嚴,官府權貴無法欺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