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張獻忠挖礦記2(第1/3頁)
章節報錯
話說張獻忠這類罪大惡極的賊首,沒被送去京城凌遲,怎麼也被送到了礦山上。
本來他被俘後的命運,確實是要送到京城,再被千刀萬剮。
誰知朝廷跟許家莊鬧起了矛盾。
天殺的文官們把什麼都抖露出來了。
許家莊沒有任何損失。
只是跟許家莊合作的楊御蕃、王洪、鄧玘這三位總兵,還有盧象升的天雄軍,都倒了大黴,明明立下大功,卻不僅得不到任何朝廷賞賜,反而受到朝廷使者的嚴厲申飭,最終是功過相抵,毫無收穫。
但三位總兵在乎朝廷的賞賜麼?會感到心痛可惜後悔麼?
心痛確實是有一點點,但進入輜重營帳之中,看到那一箱箱白花花的銀元,看到許家莊肉罐頭、火腿、呢子大衣、機械手錶、半身板甲等等物資,心痛惋惜之情便半點也無了。
中下層的軍官兵士們,更是毫無感覺,甚至感到憤怒,有功無賞,這便是朝廷?還不如永遠跟許家莊合作下去,至少交給許家莊一個俘虜,立刻給實打實的銀元,比朝廷好了十倍。
唯獨天雄軍的治軍按察使盧象升,受不了不被朝廷信任的打擊,抑鬱了很多天,像天塌了一般,甚至想以死表忠,但被及時攔下勸阻,現在天雄軍上下都在做他的思想工作,勸他不要想不開。
而既然已經不被信任了,加官進爵的可能性沒有了,那就索性破罐子破摔,把原本準備獻俘給朝廷的三十多位賊首,除了盟主紫金梁王自用繼續送往京城,其他的那些賊首,也全部賣給許家莊,讓他們都去山東挖礦!
畢竟這三十多個的青壯,能換上千銀元的賞金呢。
朝廷不給任何賞賜,還能攔著他們自己想辦法賺錢不成?
故而張獻忠僥倖撿回了一條性命,雖然他的雙腿摔斷了,但還是能夠治好的,等恢復了行動能力,依然會是一名能幹活的礦工,屆時除了贖罪銀外,再把欠的醫藥費還上就行。
這讓本來陷入絕望、心若死灰的張獻忠,一下活了過來,內心狂喜,絕處逢生,又一次絕處逢生啊,看來朝廷奈不了他如何,閻王也捨不得提前把他收走。
天命。
甚至天命這個東西,可能也在自己身上,只要天命不失,就有機會東山再起!
張獻忠的想法跟闖王高迎祥一樣,這天下的窮苦人太多了,被官府士紳壓迫到極限的小民太多了,自己只要起個頭,把他們扇動起來,就有幾萬十幾萬的大軍,而後像是滾雪球般壯大,終有一天能把朝廷壓垮。
所以他被押送到礦山挖礦,即將淪為悲慘的礦奴,他也沒有感到絲毫絕望,反而看到了機會。
就比如眼前的這座鳳鳴山煤礦,在普通的流寇們眼中,這是一座礦山,也是他們走不出的牢籠,是他們的性命與希望的終結之處。
但在張獻忠眼中,這裡是一座火山,一座可以扇動爆發開來的火山,這裡的窮苦人都在等著他這枚星星之火引燃。
只是窮苦人面帶喜色的跑過來了。
沒被他這個星星之火點燃。
反而一個巴掌重重打在自己的臉上。
張獻忠被打懵了不說,也感到十分的震驚錯愕,這人是怎麼回事,大家同為被壓迫的窮苦人,不馬上被自己點燃就算了,居然還不分青紅皂白的毆打自己,還要自己喊他爺,這、這是何道理?
“你怎麼能打人呢?”
“為什麼要打俺的阿大?”
“還有王法麼,怎能如此欺負人?”
“管事大人,無緣無故打人了,請為俺阿大做主啊。”
好在張獻忠的四個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都紛紛站了起來,護在張獻忠身邊,不停的用陝西的口音,質問毛喜龍為什麼打人,並希望管事大人幫助主持公道——他們不是不想立刻打回去,但跑來的東江鎮叛軍礦工有數百人,個個膀大腰圓,而他們這些流寇人員,在冰天雪地趕路了一個多月,每天只能吃個半飽,哪有力氣反抗。
只能在口舌上講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