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資本準備入場,流寇危!(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十月一日。
海港城,工業區,第一生物柴油製取廠,傳出一個讓許家莊高層都振奮的好訊息。
該廠的一套生物柴油製取裝置,順利跑通了生產流程,成功製取出第一批15萬升的生物柴油。
只要接下來形成穩定生產的能力,只要原料供應充足,就會形成日產500噸生物柴油的最大產能。
一舉把許家莊的柴油自給自足能力,提高到70%!
這大大減輕了許遠在現代社會採購柴油的經濟壓力,且等到明年,在海港城工業區,許遠再投萬,再新建一座生物柴油製取廠後,柴油自給率將提高到百分之百。
許遠以後只需在現代社會採購少量的汽油即可(每月不會超噸,滿足少數摩托車等汽油機裝置使用)。
沒錯。
許遠找到了不需要投入巨資開挖地下石油,無需建立石油化工體系,便可得到大量燃油的替代辦法。
那就是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就是指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等)、動物油(如魚油、豬油、牛油、羊油等)、廢棄油脂或微生物油脂,與甲醇或乙醇按比例混合,在300多度的高溫,50MP的高壓環境下,經酯轉化而形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不需要任何催化劑,便可得到替代傳統石化柴油的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的優點眾多,具有環保效能好、發動機啟動效能好、燃料效能好,原料來源廣泛、汙染少、安全性高、可再生等特性,而許遠最看重的,就是其技術難度較低、原料來源廣、可再生的特點,完美解決了柴油自給的問題。
因為農牧業發達,許家莊的食用油料是非常多的,比如豆油、玉米油、花生油、魚油等,每年供應個幾萬噸是沒問題的,原料十分充足。
只是生物柴油的製取,對甲醇或乙醇的消耗量非常大,原料佔比達95%以上,即生產100升的生物柴油,就要消耗95升多的甲醇或乙醇,對食用油的消耗只有5升不到。
所以為了得到夠用的生物柴油,許家莊不得不消耗大批的糧食(如大米、小麥、土豆、紅薯等),先經過密封發酵得到甲醇和酒精,再進行提純得到高濃度的工業甲醇與工業酒精,最後用於製取生物柴油。
故而與其說是燃燒生物柴油,不如說是在燃燒糧食,為了得到1噸的生物柴油,至少要消耗2到3噸的糧食,和上百升的食用油,製取成本方面,比石化柴油昂貴太多了,現代社會的人們一般是用地溝油和玉米杆發酵得到的酒精作為原料,再作為航空煤油銷售出去,勉強有利可圖。
但對許遠而言,只要能在明末實現柴油的自給自足,這就是非常有價效比的事情,因為明末世界的食用油和糧食很容易獲得,把現代社會受管控的柴油,倒騰到明末世界,卻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應該能避免就儘量避免。
而有了大量的生物柴油,產量再不斷的增加,明末世界這邊,基於柴油動力的拖拉機、農用機械、挖掘機、抽水機等,就可以不受限制的嗡隆起來了,生產力可進一步的得到發展。
算是解決了許遠一大塊的心病。
但擺在他面前的,僅僅只是一個柴油的問題麼?
化肥方面,年產500萬噸級尿素的化肥廠,最近已經正式上馬了,裝置已經陸續到位,且要爭取在明年春耕左右形成量產,解決氮肥方面的自給自足。
鋼鐵廠、水泥廠的產量也必須增加,要形成年產鋼100萬噸,年產水泥3000萬噸以上的產能,以滿足許家莊各方面的建設需求。
還有造船業的發展,軍事工業的發展,腳踏車、紡織業、傢俱以及許遠非常重視的金銀珠寶首飾製作等
輕工業的發展,最近似乎都陷入了一個瓶頸,或發展速度不理想,給許遠一種慢吞吞快不起來的感覺(雖然在別人眼中已經很快)。
為什麼會這樣?
一部分原因是技術人才不足,以及許遠從現代社會採購的物資有限,難以滿足需要,
但許遠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原材料不足。
比如煤,這不僅是重要的動力燃料,也是合成化肥、練出鋼鐵過程中,需要參加化學反應的原料,許家莊如今的需求量在百萬噸以上,但徐州和山東那邊的煤礦山,哪怕拼了命的挖礦,許家莊不限量的收購,今年也只能供應50萬噸左右。
比如鐵礦石,許家莊如今有二十座10立方米容量級的小鍊鋼爐,雖然在鍊鋼效率上,遠遠比不上那種上千立方米的大型高爐,但採用的快速鍊鋼法,一天可以出鋼水三次,每次出鋼50噸,因為操作精細靈活,反而能練出質量非常高的鋼材,包括合金鋼,而這些鍊鋼裝置全部進入滿載生產狀態的話,一年最多可產鋼100萬噸以上,故而在裝置層面,是能夠滿足鍊鋼需求,但鐵礦石呢,山東那邊的鐵礦,目前每個月只能供應3萬多噸鐵礦石原料,但許家莊至少要20萬噸才夠用。
燒製水泥需要用到的石灰石、黏土、石膏、鐵礦粉等原料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