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徹夜長談,主要是方以智在講,崇禎在認真傾聽。

方以智講了底層百姓的民生疾苦,描述了他們的生存不易,遭受著無窮壓迫和苦難,而官吏士紳勳貴階層,卻一天比一天驕橫枉法,眼裡毫無百姓。

像極了一個王朝週期律的末期,那就是百姓利益的遭到破壞和踐踏。

如果任由這種現象惡化下去,朝廷早晚會失去真正的民心,即便剿滅了這個地區的流寇,另一個地方也會爆發,永無寧日,派出大軍圍剿,只是治標不治本。

崇禎面色凝重,點了點頭,承諾會採取行動,打擊欺壓百姓的不法現象,改善民生,減輕百姓負擔,絕不會讓什麼興衰週期律的輪迴,發生在大明的身上。

方以智則又講了一些好訊息,給了崇禎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那就是皇家農莊模式是成功的,可以大規模的推廣下去,可以給廣大底層百姓一條活路,並解決朝廷對基層控制力弱,大明糧食不足,以及難以抗衡天災的問題。

雖然對比許家莊的集體莊園,方以智搞的皇家農莊,是乞丐版的配置。

但良種+農藥+農家肥+抽水機,也能實現畝產800斤的糧食產量,且成本勉強可以承受。

實在不行,在沒有農藥、抽水機的情況下,可以嘗試搞只種耐旱土豆+紅薯+玉米的皇家農莊,再養一些豬牛羊,還能進一步的節省成本,方以智明年就會帶人進行試驗,有充分信心取得成功,從而進一步降低對許家莊的依賴。

如此!

糧食的問題解決了,百姓們有一口飯吃了。

流民的問題也解決了,一座皇家農莊最多可容納萬名流民。

土地的問題更簡單,如今的山、陝、豫很多地區,因天災、戰亂等原因,十室九空,百里無雞鳴,可開發利用的土地無數,建幾百座的皇家農莊沒問題。

若以後土地出現不足,也可向塞外、遼東等地區拓展,不僅可鞏固這些地區的統治,建成堡壘樣式的皇家農莊,也能鞏固國防,起到開拓先鋒的作用,從而增加大明百姓的生存空間。

總而言之。

只要給百姓一條活路,只要把他們組織起來,只要確保他們活的有尊嚴,不輕易被權貴欺壓迫害,他們就能自己爆發出巨大的能量,不需要付出多大的管理統治成本,就能得到一座座自給自足的皇家農莊,還能對外輸出糧食和資源。

1000座。

這樣的皇家農莊,只要有一千座,就可以讓大明糧足、錢足、兵足,讓皇帝擁有解決一切問題的底氣和實力。

又根據自己的摸索實踐,方以智認為,只要能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援,五年,最多五年,他就可以把這‘三足’變為現實。

“好,好啊,高妙之極啊!”

朱由檢聽的熱血沸騰,站起身興奮不已,當即表態會全力支援方以智,還要賜給他尚方寶劍一把,獲得便宜行事的權利,從而更好更快的去實現‘糧足、錢足、兵足’。

對於這樣的信任,方以智拱手一拜道:“謝陛下。”

聊到眼下崇禎忍無可忍,準備徹底剿滅的流寇,得知錢糧不足,還差300萬的缺額時。

對戰爭也有很深刻了解的方以智道:“陛下,臣在許家莊待了一年多,有幸以幕僚的身份,參與和了解了許家莊與江南鹽商爆發的‘鹽商之亂’,深知打仗打的就是錢糧,這一場持續不到三天的鹽商之亂,鹽商一方兵力只有一萬三千餘,但輕鬆取勝的許家莊,單賞銀就花了30萬銀元,再加上鎧甲兵器後勤等開銷,至少花了100萬以上。”

“陛下,一場短短三天,兵力不過萬餘的戰爭,就花去百萬銀元,肆虐山陝豫等地的流寇,數量至少有二三十萬,加上他們裹挾的百姓,只怕在百萬以上,朝廷要用一年的時間去圍剿,出動二十萬精銳大軍,區區一千萬的錢糧,怎麼可能打的住啊?要麼圍剿失敗,要麼拖長時間,註定是這兩種結果。”

“這……”

朱由檢搖頭:“一千萬都打不住,愛卿,你說該如何打?”

“按照許家莊的戰爭公式,一名士民在戰時狀態,一個月賺到正常情況下一年才能獲得的糧餉,才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對戰爭便沒有畏懼只有渴望,朝廷軍隊的標準我放低一點,就按一個月賺三個月餉銀算,朝廷士兵月餉約為3.5兩,乘以三,就是一個月十兩,再高強度的持續作戰十個月,至少得拿到一百兩才行,朝廷二十萬大軍,要想取得完全的勝利,得準備2000萬的錢糧才行。”

“兩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