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士氣暴增十倍(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月十二日。
北直隸,河間府境內。
一支士氣低迷的朝廷軍隊,正以龜爬般的速度向南行進,如一條長蛇從頭到尾超過三十里。
但這支朝廷官軍的裝備卻極其精良,近三萬人的規模,幾乎全部穿上了閃爍銀光的鎧甲,配備的武器除少量火炮火銃,大部分將士的腰間,都配有一把一的雁翎長刀,只要拔出,便寒光刺眼,鋒利驚人。
因為是京畿地區的衛戍精銳,糧餉優先發放,這支大軍攜帶的輜重也非常多,單載重量石的工部彷造的四輪馬車(許家莊數年前就推出了四輪馬車,風行天下,如今山寨款遍地),就有一多輛,裝載著超過七萬石的糧草,夠這支大軍消耗三個月。
對比以前打的那些連半個月、一個月糧草都沒有的窮酸仗,這一次絕對是富裕仗。
而且還能拿到成色十足的餉銀,每個月5兩,唱名發餉,絕無剋扣拖欠!完全可以養活一家老小。
誠意。
這一次,朝廷的誠意,兵部的高效,皇帝的恩賞,從最底層的小兵,但有品級的將領,都深切的感受到了,對比以前的糟糕待遇,這次真心挑不出大的毛病出來。
可為何這支朝廷大軍,士氣還是如此低落,看不到半點的興奮,只有滿腹的牢騷,若不是有宣慰官進行安撫彈壓,估計開小差當逃兵的現象都要出現了。
因為如今已是十月份了。
很快就要過年了。
在這個天氣越來越寒冷的季節裡,誰不想安安穩穩的待家裡陪伴家人過年,而是寒冬臘月的在外面打仗,跟喜歡亂竄的流寇進行死磕?
但朝廷決心已下,一定要徹底解決掉那些流寇,只能讓他們這些士卒將帥多付出一些,等剿賊成功,一定重重有賞!
這樣的畫餅,自然是起不到任何效果,可既然吃了這碗刀口舔血的飯,朝廷一聲令下,便只能按照皇帝和大臣們的意志,移動到大人物們所指向的地方,哪怕哪裡有著刀山火海,而這就是屬於他們的命運。
無力反抗,只能消極對待的命運。
官道上,這支大軍的前方,三匹高頭大馬並轡而行,三位將軍模樣的中年男子,正在說著話。
「王兄,鄧老哥,我們三人快一年未見,沒想到都拉出一支如此雄壯的軍隊,此刻我們又合兵一處,擁有近三萬的精銳鋼甲軍,如此軍勢,便是百萬流寇,我們也能輕易勝之!我等又能為朝廷為陛下立下大功矣。」處於中間的通州總兵楊御蕃,臉上洋溢著自信驕傲的道。
「流寇不足為慮,但他們打一路搶一路燒一路,不攜帶多少輜重,來去如風,一天可轉進近百里,十天就在千里之外,打不過官軍就跑,哪怕被剿滅到只剩幾十人幾百人,只要跑到一處窮苦地方,揭竿而起,又能拉出數萬人馬,屢屢死灰復燃,而且賊首老寇,都經年累月打了幾年的仗,熟悉各地地形,只怕要比東江叛軍難對付的多啊。」
天津總兵王洪對流寇的特點頗為了解,所以並不是非常樂觀。
「朝廷過於躁切了,冬季出兵,歷來是兵家之忌,敗仗極多,不如在夏秋之季行動,年底前結束,最合適不過,現在將士們士氣不高,進軍緩慢,十天才走了二百餘里,再不加快,朝廷定會催促申飭。」
薊門總兵鄧玘,這位從普通小兵殺上來的老將,皺著眉頭的道。
「看樣子確實得加快速度了。」
楊御蕃點點頭,叫來一名傳令官,措辭嚴厲的道:「朝廷給我們足糧足餉,待遇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我們卻有負皇恩,行軍如此緩慢,這成何體統?傳令下去,全軍加快速度,落在隊尾百人者,重責三十軍棍!」
「是!」
傳令兵把加快行軍的命令傳了下去,得知走太慢可能會挨三十大板,大軍的整體速度,終於提快了一些。
到傍晚。
大軍抵達一個叫萬里鎮的地方,不得不停下落腳的時候。
算算路程,今天也不過走了三十餘里而已,這資料跟歷史上那些有名的強軍,肯定是比不了,但拿到朝廷兵部面前,日行軍三十里,這個表現是可以交得了差的,不會受到責罵,加之沒有在沿途做出騷擾百姓的事情,軍紀頗佳,這甚至能受到嘉獎,畢竟在這個比爛的明末,不是很爛的表現,就等於是優良了。
在萬里鎮外紮營下來。
看到士兵們那慢吞吞的動作,以及士氣低落的表現,還有的拿出賭具圍在一起賭博起來,或成群結隊的去伙房那邊,拿快子敲著頭盔,催促快點開飯,他們的肚子快餓扁了。
甚至還聽到幾個士卒躲在營帳後,猥瑣的討論,今晚要不要去萬里鎮裡活動活動,找幾個姑娘玩玩,可謂蠢蠢欲動。
「把他們抓起來,重打三十軍棍!」
楊御蕃氣的臉色鐵青,當即命隨從家丁,抓住這幾個兵士,用軍棍打了個鬼哭狼嚎。
開飯時刻,回到主帥營帳。
雖然桉桌上的托盤裡,擺著麵條一碗、煮羊肉一盤、燒雞半隻,還有自己最愛吃的黃豆悶豬蹄罐頭一個——許家莊特產,價格半銀元一個,楊御蕃還是沒什麼胃口,先前的自信消散了大半。
「王兄,鄧老哥。」
他對坐在兩側的王洪、鄧玘道:「還記得去年冬的時候,東江叛軍何其的囂狂?但沙河一戰,我們萬眾一心,佈置成鐵桶陣,全殲叛軍兩萬!自我等以下,個個奮勇爭先,毫無懼色,這才過去多久,明明我們的裝備更好了,人馬更是近萬,糧餉也比以前更充裕了,為何還是萎靡不振,劣行迭出,不復去年的朝氣蓬勃,這到底是怎麼了?」
聽到這番吐槽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