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屋內,所有人都已按順序交卷,劉慶坐在席上查閱。

除了周瑜那份答卷,最佳者應屬李通這份,大意為先佔汝南,再行北伐討董,討董之後的事卻未作答,行軍方針大略寫的不通。但是如何練兵如何收汝南百姓之心都寫得很詳細,可能因為李通自己就是世家之人,所以如何應對汝南世家之事寫得更為詳盡。

讓劉慶未想到的是李通竟也勸劉慶收世家之兵,收世家所有在職之人官職,再行管教整頓。這是自己出主意教訓自己?劉慶覺得這李通可能是真心真意投靠,便安排其先到軍中做了個隊率。

除了這兩份捲紙之外,大多數都寫得不堪入目,大抵是通通殺了之類的話語。

還有些更離譜的勸劉慶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說些什麼有德之人天必與之,到了時候那些人自會想通歸順。劉慶看的都笑了,恨不得叫那作答之人來面前,給他扇幾巴掌,看看有德之人能不能不捱打。

但是不管怎樣這些人應該都是自己強烈支持者,不但不能殺還得好言相勸。

除去最後一種還有些其他狗屁不通的答卷之人,簽了個保密協議被劉慶遣散回家之外,那些答得像些樣子都招進了軍中。

得了去處的眾人都是歡欣鼓舞,不第者歸家免稅,這對於資質平平的他們更是莫大的恩賜了。取中者充軍,這些人大多出生卑微,能進劉慶的軍隊跟著劉慶混,對他們而言更是光耀的事了。

那些取文策的儒士見了,也議論紛紛。

“看來這次是來對了,瞧見了麼,那些人出來的時候臉上可都帶著笑呢!”

“下午就到咱們了,還是好好準備吧!”

“準備?你準備什麼?聖人之言麼?告訴你,我有一友便是上午之試,我問他了,他可死活不說,被我逼得不耐煩了,才說一句,考的是意想不到之物!你想想,意想不到,能被你準備的那能叫意想不到麼?”

最後那人說的像是親眼見到一般,眾人也都信了,找來石韜詢問。

“石君,聽說這次取試,是意料之外之題,可對?”

石韜也在一旁觀察這些考生的動態,神乎其神道:“是,但是也不是,看你怎麼理解。”

這話一說,考生又炸成一鍋粥了。

劉慶聽見這邊吵鬧詢問了一番,隨即道:“這次取士,乃是以往所沒有的,也算是聞所未聞了。更重要的是,此次應試,達者上,直接入我將軍府為吏!”

“將軍府?不是太守府麼?”眾考生瞪大了眼,紛紛詢問。

“正是將軍府。”劉慶鄭重其事道。

眾人聞言,考生像炸開了一樣,彼此走往呼告,臉上興奮之色難以言表。

這也不能全怪考生興奮的不能自己,原來只是以為混個吏員就完了,誰知道這是將軍府的吏員,這將軍府和太守府可就差了百倍了。

太守府只是現任汝南太守的吏員,若是換了個太守,那便是下個太守的吏員,但將軍府不同,進了將軍府就是為劉慶效力,汝南太守常換,鎮南將軍能常換?就算換了,吏員也是要隨行的,況且沒人認為劉慶這鎮南將軍會降職,畢竟可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強軍絕對擁有者。

考生興奮的巴不得馬上就上任了,吵著鬧著要立刻就應試。

劉慶想了想,這些人要求立刻就應試也是支援自己的表現,當即宣佈提前開考。

“劉公萬歲!”

“將軍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