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先走進考將校的考生屋內,眾考生都神色激動,滿眼崇拜看著劉慶。

在他們眼中,劉慶與史書上青史留名的名將也差不多,誅董一戰,設計絲絲入扣,讓董卓手下名將胡軫、華雄掉進陷阱不能自已,像是一步步都被劉慶先設計好的一般。

劉慶望著底下這些考生,先轉了三圈,巡視了一番,發現一個不尋常之人。旁人都是看起來魁梧有力之人,那人卻是儒生打扮,長相極美,姿質風流,儀容秀麗,左顧右盼之間與劉慶對視,極為自信。

「你可是走錯了地方,左側才是儒士考場,此處為將卒選拔之地。」石韜見劉慶朝那考生望了兩眼,立馬會意,來到其身邊道。

那考生放聲大笑,也不管旁邊之人向他投來鄙夷的目光,袖袍一揮端起一支筆說道:「兵者,何如?兵者詭道也!何為詭道?單憑衝鋒陷陣之人能有鬼神之策,昔日高祖之有張良、陳平,我世祖光武皇帝之有鄧禹,項羽之有范增,豈非兵事也?諸公如何看不起人?」

「好!說的好!此言深得我心!敢問閣下何許人也?」

「名號不過虛妄耳,還請劉公出題為先,待我作答之後歐後再報家門不遲!」..

劉慶聞言都愣了一會,這人到底是哪位神仙啊?他思忖這汝南這時候也沒什麼郭嘉、諸葛之類的大牛啊,這廝為何言語這間這般自信,聽起來就不像是尋常之人,況且極為貌美,甚至可以用英俊瀟灑來形容了。

「你這廝別囂張,長著一副風流樣子,指不定兵事能有多少會的!」

「比試之前還是少說大話,不說別的,談及兵事,單論單挑對將這一專案你都比不過我們。」

旁邊考生見劉慶格外關注這儒士,其人又極為自信,似乎視之甚高,皆不以為意反口相謅。

劉慶隨即到了臺上,叫石韜紛發試卷。

考生拿到試卷,只見上面寫著:若春秋戰國時期,佔據汝南之地,如何向外擴張。眾人一驚再驚,不敢相信,先是看看左右之人是不是拿到與自己一樣的卷子,後又看看劉慶看是不是出錯了題。

石韜見狀道:「卷子內容皆為一致,交頭接耳者即為出局。」

劉慶特意瞟著剛才那人的動靜,只見其微微一笑,慨然作答,如流水行雲一般,全程都無半點遲疑更改。

眾人並不是不懂試題的意思,明擺就是假託春秋戰國之意來問如今東漢之汝南。讓他們震驚的是劉慶為何會出這種題目,有一些愚忠之人進而憤慨而出:「這是什麼大逆不道之語!恕在下難為之!」

當然這也是劉慶的目的所在,故意出一張暗暗大逆不道的題目,就看你敢不敢離經叛道,無疑,答下這份試卷之人就是一份投名狀,像那些愚忠之人就是劉慶要排除的第一批人。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乾淨,這是劉慶向來處事的原則,未妨這些人外去瞎說,劉慶一個眼神,典韋就出了門去,剛那些憤慨之人就消失在了世界上。

待考生穩定了情緒,仔細思考如何作答之時,那俊美之人就走上臺交卷了。

石韜欲接手拿來看,那人道:「誒,還請閣下恕罪,我這份卷子只能交給劉君來看,其他人是不行的。」

劉慶饒有興趣看了那人一眼,給了石韜一個眼神,去接那份卷子。

未曾想剛接到手之時,那人突然問道:「劉君請隨我來。」

就這一瞬間,劉慶腦海裡浮現一人,笑了笑隨他出門去了。

那人將卷子拿在手中,氣定神閒道:「我這份答卷準備了兩年有餘,所以我斗膽敢問劉君可否有平定天下之志,若有,方可開啟,若無,我自去也。」

劉慶笑了笑,很自然地拿過捲紙開啟。

上面寫道:昔日高祖皇帝忠心耿耿欲尊義帝,卻不能成,只因項羽加害。今之董卓、袁氏,恰似項羽,將軍豈能偏安汝南一隅?

瑜竊思之,漢室不可復興,董、袁不能速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南方,以觀天下之釁。

天下局勢混亂如此,便是佔據一方為公為王亦無憂慮。何者?只因北方十三州便佔其九,且帝星在北,正是多事之秋。為君之計,正當其時,應先收汝南之心,剿除孔伷、袁術,進伐豫州,以此為基,再佔荊楚,竟佔長江以南之所能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劉慶讀完,只覺酣暢淋漓,全身暢快,文中所言句句應對心中所想,可謂是拳拳到肉。

劉慶放下捲紙,執其手頗為激動:「公瑾,我在此待汝久矣!」

周瑜笑著跪拜行禮:「廬江周瑜見過鎮南大將軍!」

「公瑾無須多禮,你何時來了汝南,也不通報一聲,我好迎接你!」

「劉公,我在廬江時就聽過你的名聲,隨即子敬又對我提及君之威名,當時我四處遊學接到信時,君還是一縣尉耳,不想今日見君已是威加四海!瑜真是佩服的緊!」

雖然已經來這幾年了,也見了不少歷史上的人物,多少有些見怪不怪了,但是當劉慶看到周瑜之時還是免不了激動興奮,畢竟那可是周郎啊!打贏赤壁之戰的天才指揮家!

劉慶努力平復了一下心情,若是一時激動出了醜,人家覺得你城府太淺不投靠你,損失了一員頂級的帥才那可就真是悲劇了。

半晌後,劉慶恢復了往常之態,問道:「對了,公瑾,子敬人在哪?我與他自廬江一別已是多日未見了,此時想起他甚為想念。」

「子敬,現在正在廬江,估計過段時日就要來此。」周瑜在來之前,一路上都在想象老友信中所提之人究竟是何模樣,今日見了,心裡暗道名不虛傳,用試卷區分賢才此舉可謂是智計深遠,對他有禮有節,可謂是禮賢下士,對魯肅還頗為掛念,可謂是有情有義,這樣的人能做這樣的大事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瞬間就對劉慶好感增加了不少。

說完又望向屋內:「劉君,屋內正在考試,不若先去檢視一番,我等再談,如何?」

劉慶點點頭,寒暄了幾句,難掩心中激動,疾步回了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