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二月,涼州亂,皇甫嵩獨進擊之,使卓為後拒。連戰大破之,斬首萬餘級,國走而死。卓大慚恨,由是忌嵩。

中平六年二月末,及靈帝(劉宏)寑疾,璽書拜(董)卓為幷州牧,令以兵屬皇甫嵩。卓覆上書言曰:“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於是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中平六年三月,張純客王政殺純,送首詣虞。遣使即拜幽州牧劉虞為太尉,封容丘侯。

中平六年三月中,拜劉慶為議郎。

中平六年三月末,帝喜慶辦事謹慎中允,擢羽林郎。主掌宮殿宿衛,凡皇帝出行則為車駕侍衛。比三百石,銅印黃綬。

隨即升羽林左監。統領羽林左騎,六百石,銅印黑綬。

中平六年四月初,以劉慶擒賊護駕有功,擢劉慶下軍校尉。時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宦官蹇碩統領諸校尉。

中平六年四月中,帝以劉慶事父至孝,列為典範,呼二皇子協喚其為兄,超拔城門校尉,掌城門兵衛,比二千石,銀印青綬。

自漢以來,未有升官疾速若此,劉慶顯赫一時,朝中公卿莫不與之相交,一時間洛陽人人口呼“皇兄”之名。

中平六年五月初,帝崩於南宮嘉德殿,年僅三十三歲,諡號孝靈皇帝。

……

“你待怎地?你待怎地?你個沒種的玩意也敢放言?”

“先帝在時,我尚能斷事,怎麼,如今就要聽你們的了嗎?”

“天下大事,自有我等朝中公卿,自有天下忠義之士,與爾等閹豎何干?”

“放肆!”

劉慶已經不記得這時第幾回爭吵了,日日上朝,日日都吵個沒完,各地的奏章堆積如山,沒人去管,也沒人有心思去管,都只想把自己手裡的權弄的多多的,把別人的權弄的少少的。

張讓以為劉慶是靈帝留下在軍中的助力,是自己人,這時朝堂上吵的不可開交,他有意問道:“劉校尉,先帝在時有事不決多問與你,你來說說看這事如何辦?”

劉慶低眉閉眼道:“啊,對對對。”

張讓急了,問道:“劉校尉,你說對,究竟是誰對呢?”

劉慶接著道:“啊。對對對。”

接下來或是黨人或是何進一系都有人來問他,試探他的立場,畢竟是靈帝超擢超拔之人,而且城門校尉一職與哪一派而言都非同小可。劉慶都一律答道:“啊。對對對。”

朝會之後,張讓氣的直抖:“豎子,豎子,豎子可恨!前日陛下之恩,轉頭就忘!對對對,對你娘,直娘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