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識人於未顯之時(第1/2頁)
章節報錯
“阿翁,我這就往洛陽去了,你在家多保重,有難處就去縣府找史君、賈君,有什麼事他們會幫你解決。”
“好,此去路途遙遠,世道又不太平,你也要多加小心才是。切記,萬事以性命為本,你如今做的好大事我也教不了你什麼,只記得若無安身之地,這西亭還有幾畝地在呢。”
“放心吧,阿翁,孩兒此去出鄉關,若不成名誓不還。對了阿翁,你之前養傷所住之處,舒縣的舅老爺是何許人也?”
“他呀,是一富家翁,是個大好人,看著你長大成人,自你小就對你極好,對我家多有幫襯,你去借道,他肯定樂意之至。”
“主公,車馬備好了,是否出發。”周泰領著車馬來了問道。
“好!吉時已到,出發,先往舒縣,再往洛陽!”劉慶上馬喊道。
“劉君保重!”“劉君什麼時候回來呀!”“劉君在朝廷做了大官也不要忘了西亭啊”
“劉君,你只放心,縣中之事有我史蹟呢”
劉慶回頭忘了一眼,山還是山,水還是水,人卻不同,來時不覺,去時心碎,是故世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他用力揮揮手,一狠心轉過頭去。
“主公,見你似有不捨,風景一路走一路看,又不是不回來了,切莫傷感。”陳武見劉慶沉默不語,還以為是其思鄉心切,當即安慰一番。
劉慶笑道:“我豈不知此理也?只是來時瞥見官舍牆上要犯畫像,有一陳留人,此人雖犯案卻不能等閒視之,故有所思。”
周泰在一旁點頭道:“是極!我也看見此人,賊人大多偷盜行竊,此人卻是個義士。”
宋謙在前面趕馬車也道:“可是那典韋?主公也聽說過此人嗎?”
陳武在一旁急的撓頭:“怎麼你們都知道,就我不知道,幼平你跟我講講。”周泰平時老成穩重在劉慶幾個手下里是隱隱為頭,眾人有什麼小事不問劉慶就習慣性地問他。
宋謙嘲弄道:“你平日不是耍你那長槍就是到處找人比武,當然不知道了。”
周泰習慣了兩人鬥嘴,笑著解釋道:“要說起來,如主公方才所言,此人也當得起義士二字了。他同鄉人劉氏與睢陽人李永為仇敵,典韋便為劉氏報怨。李永曾任富春長,家中備衛甚為嚴謹。典韋駕車,載著雞酒,偽裝正在等候別人的閒人;當李永府前開門,李永親自出府時,典韋便懷匕首向前截殺李永,並殺李永妻,再慢慢走出來,取出車上刀戟,步行離去。由於李永的住處靠近集市,整個集市的人都震驚了。雖然有幾百個人追趕典韋,但卻無人敢近。典韋行了四五里,遇上李永的夥伴,雙方轉戰。不久,典韋脫身而去。”
“此人好膽!登門鬧事為報恩殺人,可稱雄武壯烈了。也不知此人現在何處,不然定要結交一番。”陳武感嘆道。
劉慶見了略一思索,便道:“依我所見,此人必在那同鄉劉氏處。”
“何解?”
“典韋登門殺人,為的是報恩,那李永還是富春長,此事影響頗大,都傳至我們縣了,劉氏若放任不管,天下人如何看他,這樣的豪俠,哪個不敬佩?等逢及大赦,說不定就又出現了。”
“好了,舒縣已至,我們歇歇腳等拜訪了羊公就上路。”
舒縣是廬江的郡治,比皖縣要大不少,街上車馬粼粼,店肆林立,人流如織,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偶爾還有⼀聲馬嘶長鳴,按照老父囑咐的來到一家府邸前,只叩叩門,就有許多人出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