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初見魯肅,傾囊相助(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青年追上來問道:“吾見劉君文章做的金聲玉潤、世間罕見,乃是內藏錦繡之人,縣君之問,劉君為何一言不發、揚長而去”
劉慶不答,仍是大笑。
那青年攔住去路道:“肅不通經文,對天下之事卻頗有見地,劉君可否賜教?”
劉慶笑道:“魯兄不必多言,到吾家中一看便知。”
“劉君竟也知道魯肅嗎?”魯肅驚異道。
“魯君仗義疏財、慷慨豪爽、胸有大志,誰人不知,吾雖不及,心嚮往之。”劉慶道。
“劉君急俠好義、事父至孝、才氣無雙,肅亦嚮往之。”魯肅答道。
兩人對誇,忍俊不禁,相視一笑,一同往劉慶家去了。
到了門前,魯肅問道:“劉君,現在已經到了你家,可以說了吧。”
劉慶答道:“魯君,看到我家的境況你還不明白嗎?”
“恕我愚鈍,還請劉君指點。”
“魯君,你看我的才華比宴中那些人如何?”
“君之才勝其十倍、百倍。”
“我家的房屋比起那些人的如何?”
“君之宅室陋其百倍。”
“是極。所以吾斷言太常劉公之言,非但不能保境息民,卻是禍亂天下之始!”
魯肅大驚失色,四處張望,急忙把劉慶拉到池塘旁的榕樹下。
“劉君,何出此言?請為肅細言之。”
“魯君,汝深知天下大事,敢問黃巾之亂,亂從何起?”
“連年災禍,百姓無糧,故有此亂。”
“是極!天下之財,八分在世家,一分在天子,一分在百姓。百姓無地無糧勢必造反,如今四處紛亂,州中治權、財權、軍權歸於一人,若其能使百姓安定則為百姓之主,若其不能安民則禍亂必起,寒門之子苦無出路,其中有才之士豈不聞鳥擇良木而棲,則一州州牧宛若一州天子,我大漢已歷近四百年,英雄之士輩出,若有野心之徒,只怕天下再無太平之時。”
魯肅沉思道:“依君所見,天子可會採納?”
“吾前日觀天象見帝星暗淡熒惑守心,天子為借重臣、宗族、世家之力解大漢燃眉之急必會採納。”劉慶心想總不能說我知道歷史,你們大漢靈皇帝馬上要死了,死之前同意劉焉說的還把他封了益州牧,只好借天象答道。
“若如此,天下危矣。”魯肅皺著眉憂心道。
“肅聞劉君之言如撥雲而見天日,劉君之才肅平生未見,敢問劉君之志?”魯肅忽然問道。
劉慶驚了,怎麼你們古人都喜歡來這一套啊,還是歷史上有成就的人都胸有大志啊,沒辦法,為了拐帶魯肅,他又作起憂國憂民之狀,沉聲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慶只願解百姓之苦,若為縣令,當保一縣之民安穩,若為太守,當保一郡之民安定,若為州牧,當保一州之民安居樂業,若為……咳”
這回輪到魯肅大吃一驚,他可是聽見了若為州牧後面還有一句若為,這廝……這廝還真是膽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