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弘治病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往收攏的人口,包括災民、山民、破產農民和疍戶等,從未接觸過“浮浪”這類人群。
王江氏也是詢問過後,才知道這些“浮浪”就是所謂逃民和流民,這類人口的成分她不是很瞭解。
據楊武說,浮浪就是日子過不下去,逃到山裡過活的人,他們散居山林,開墾一些耕地過活。
他們依附於楊武這樣的“水上生意”,為其提供糧食和躲藏的地方,也會透過採集一些山林特產,來同楊武他們換取一些鹽巴之類的東西。
王江氏卻是聽得明白,這些所謂的浮浪,怕不也是水匪們打劫時的幫手。
只是她也是初次接觸這類人群,真不該貿然的誇口。
“王班主若是為難,大可派人去我們那看看!其實我知道您的憂慮,我們這些人,都是草寇出身!”
“可若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了,誰願意去當這個賊呢?這些浮浪,往往都是官府剿匪時的替死鬼,他們都不算壞人!
絕大多數水匪,都算不得是大奸大惡之人,我們也想安安穩穩過日子,也想有個奔頭!還望王班主成全!”楊武說著就眼眶帶淚了,還將一個包袱默默的遞了過來。
王江氏本能的躲開,忙伸手製止道:“我們有紀律,有規矩,這個使不得!”
楊武嘆了口氣:“王班主,就求您可憐可憐我們吧!”
“這件事我們可以做主,不過這浮浪,到底是一群什麼人,你得說清楚了!”
“這……有些確實是良善之民,不過也有一些犯了事逃跑的,還有一些軍戶、匠戶之類的人,最多的就是流民,也就是逃賦稅,沒有地的農民!”
王江氏思索了一陣,望著楊武說:“你沒有矇混過關,而是選擇告訴我們,這一點很好!既然你坦誠相待,我們東秦也是會有考量!”
楊武點了點頭,再次拱手道:“還請王班主多多操勞此事!”
王江氏嗯了一聲,又問:“你是如何知曉我們東秦之事的?”
楊武笑道:“實不相瞞,在下的家人,就有進了參觀團的!”
“原來如此!”王江氏說道:“那你留下聯絡的地址,有訊息我們自會通知你!”
楊武千恩萬謝,留下包袱後就準備退下。
卻被王江氏一聲喝住,很是厭惡的讓他帶走包袱後,這才回到了棚子裡。
裡頭好幾把短銃,正被拿在手裡,王江氏一笑道:“都把槍放下,沒多大點事!”
盧小菊搖頭說:“水匪和浮浪,可是咱們第一次接觸到的群體,自該小心一些!”
王江氏點頭道:“是該小心,可你們也別忘記了,東秦收納的人口中,不清不白的肯定也有不少。”
龍平沉默了一會說:“不如還是去看看吧,知道他們過的什麼日子,自會心裡有底!”
“誰去?”
龍平望了一眼:“女子去自然不合適,那就只有我們幾個男同志去了!”
“不妥!”陳細妹卻是打斷道:“依我之見,此次只能照單全收!”
“為何?”
“你們試想一下,假若我們區別對待,後續這些水匪,不同咱們合作了,會對工作產生多大的影響?
而且這些浮浪,過的不就同山民的日子差不多嗎?只是他們成分更加複雜一些,且那些商賈,輸送人口到東秦,能保證每一個都是良善之民?
咱們現在的首要目的是收攏更多的人口,這些人在明國的一切,我們管不著,到了東秦我們就不得不管!既然逃亡軍戶都能在東秦成為新式軍官,我就不信幾個流民匪徒我們改造不了!”
陳細妹這話說的自信滿滿,聽得眾人也是一愣。
是啊!到了東秦再改造,不是一樣的嘛?反正人一打散田一分,管他是個什麼人,再掃盲教育,塑造一些共同意識,不就足夠了。
反正都是種地納糧,反正都是為了生娃做工,即便是他們在東秦仍不安分,難道還能抵得過華夏國的行律院鐵拳?
王江氏立馬拍板,將浮浪歸於匪徒一列進行處理,也就是分散分佈,不讓這些人能夠再有關聯。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浮浪主要是流民,也就是所謂百萬流民中的一員。
等到晚明時期,這群人已經掌握了梯田耕種,不僅屢屢搶奪瑤民的田地山林,而且從不編戶齊民,對待朝廷很是輕視。
就是這些流民,將南方各處的山地,都一一開墾了出來。也是促成清朝人口大爆發的關鍵因素,很多人拿清朝記載的稻穀播種面積,來否認紅薯盛世,實質上就是不明白,當時的山地幾乎全部都是紅薯和玉米。
好一點的地自然是種上稻子,只是對於山地,地方官府一直很難納入正賦之中。在記載時,也就會出現紅薯種植面積,不及稻米百分之五的情況。
其實用腦子想想就明白了,建國後都還吃了幾十年的紅薯,清朝時期的農民怎麼可能種植那麼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