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大明的浮浪群體(第1/3頁)
章節報錯
除了廣東的工作隊以外,福建和浙江的人口收攏工作,也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方法。
顏政也是看過報告之後,才發現這種自然逐利而成的體系,會多麼的合理。
其關鍵就是將人口資源化,無論是商賈、鏢局,都可以從輸送人口中獲得利益。
尤其是將皮毛貿易同人口掛鉤,以皮毛供應票為錨,一個人口便是一張認購票。
想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多的皮毛,就得每次都攜帶一定量的人口過來。
而有了遼東貨後,這種同人口繫結的貨物已經越來越多。
這就導致了浙江、福建商賈,每次都得自發的搜尋流民,或者直接去買斷一些破產農民的身家,將他們送到東秦來獲利。
至於東秦自發的返鄉活動,這更是一出大殺器。
顏政作為一個聽過“傳銷”套路的人,也僅僅是提點一二,就讓返鄉活動,成為了發展下線一般的詐騙活動。
在這種有利可圖的氛圍之下,福建和浙江的民間,甚至都已經出現了類似的組織,他們走街串巷,為的就是弄來人口,跑到鹽港來換成貨物購買憑證,然後再賣給商賈。
至於這兩個地方的官府,早已經是睜一眼閉一隻眼,三司或許還想管一管,地方官則是恨不得將流民全給東秦趕去,免得難以安置。
所以從年初開始,輸入人口的速度明顯加快,鹽港隔離區也漸漸力不從心,不得不分流到了竹塹港。
當然,顏政為了收納人口,也是付出了大量的錢財物資,單單是銀子就不知道花出去多少。
好在鑄幣機一響,東秦的錢就能源源不斷的流出來,這種優勢讓顏政自信和激進了許多。
假如沒有鑄幣權,他也不敢這麼大膽的收納人口,也不敢這麼大膽的擴軍備戰。
只要朝鮮、日本、琉球、大明,一天還在用東秦的銅錢,那麼東秦的財政壓力,就能透過鑄幣權輕鬆的轉移出去。
……
珠江口,第一批參觀團回到家鄉時,一個個煥然一新。
他們穿著贈送的夏布衣裳,身上乾乾淨淨,還一人發了一條毛巾,上邊印著:紀念參觀團到訪東秦!
這些人一個個面帶笑容,神情還隱隱有些激動。
等他們回到村子裡後,立馬就被裡三層外三層的包圍。
“趙六,東秦咋樣?”
“真的分田分屋子?”
“那邊真的不會輕視我們疍戶?”
“哈哈,大傢伙都別急,這東秦嘛!一個字,富!”
“唉,你們就別賣關子了!”
“咳咳!”參觀團裡的老頭咳嗽了一聲,眾人立馬望向了他。
只聽得他緩緩道:“我就這麼同大夥說,這東秦農戶,之前不少都是福建和浙江的,我們參觀了好幾個村子,其中有一個就是疍戶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