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琉球豪族的反應(第1/2頁)
章節報錯
產糖成功後,阿苦立馬寫了一份報告,附帶第一次產出的糖,讓人加緊送回東秦。
這次產糖在成本、產量和質量上完勝了琉球的土作坊,唯一的缺點就是熬糖時,溫度的把控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趙喜原先在漳州糖寮裡,是一個燒火師傅,對火候的掌握雖然精通,可卻並不適合標準化生產的要求。
按照專案規劃,應當是每個步驟,都要求保證新人能快速上手,所以阿苦將這個苦惱寫在了給東秦的回執中。
同時他將接下來的計劃,也在回執中簡單說明了一下。
在經過討論之後,他們決定採取“幫扶”的方式,來建立起糖業公司的根基。
對於琉球大族田裡的甘蔗,他們去談過收購,但是全部都被婉拒。
瞭解之後,他們才發現這些人已經實現了“自產自榨”,他們每家都有土作坊,用佃戶種植和收穫甘蔗,可以以極其小的代價,就獲得大量的糖。
這是一種很穩固的生產結構,這些人對東秦也存在心理上的恐懼。
好在鄭家願意獻上甘蔗,還說服好幾個想要投秦的家族,也將甘蔗獻上來。
阿苦同其他人商議後,決定放棄收購甘蔗的做法。
而是採用幫助加工的方式,來替這些種植甘蔗的琉球人生產蔗糖,整個過程中收取百分之五的加工費。
另外要求他們,必須按照市價,讓糖業公司來收購他們產出的糖。
也就是透過讓利一部分,來吸引人加工,賺取加工費的同時,又可以收購做出來的糖。
這也是無奈之舉,糖廠有的是強大的生產力,缺的是原材料。這種做法也對自耕農階層比較友好,更容易取得他們的支援。
拿定主意後,他們決定率先在北谷城進行試點,同時派人出去宣傳,一邊宣傳一邊達成意向。
還像模像樣的弄出一份承諾書,承諾一百斤甘蔗,做不了八斤糖,糖廠補上。
…………
“什麼,東秦人那冒著黑煙的地方能做糖?”
“沒錯,我兒子就在裡頭做工,說是吃進去甘蔗,出來就是糖!”
“可不是,他們東秦人拍著胸膛保證,一百斤甘蔗出不了八斤糖,他們補上!”
“呵,能得他們,一百斤甘蔗能出八斤糖?這不是吃香灰放輕巧屁嗎?”
“話可不能這麼說,東秦人建房子多快你們也看到了,再說了,人家東秦人辦事做買賣,那次不是公正?”
“就是,那幾十戶被徵地的人家,都靠徵地發了財呢!東秦人實誠,可信,比那些官老爺好多了!”
“我家的甘蔗收了,就給東秦人送去,省時省力,我也不信東秦人會輕易說大話!”
五天後,已經有信任基礎的北谷城自耕農們,率先聞風而動,他們用雞公
車將甘蔗送到了糖廠。
阿信讓人找來本地的大秤,親自坐鎮門口,一邊稱重還一邊開具票據,允許這些人質疑和換秤。
等秤完後,又允許他們看著甘蔗被加工,每次一家或兩三家,量太少了就讓他們親近的幾家湊在一起。
製作到黑糖這一步後,就告知他們產糖是多少,然後以市價給他們算錢。
第一批人見識完了後,一個個美滋滋的拿著銀子回了家。
逢人就說:“奇了,奇了,半輩子都白活了!還是頭一回看見這麼做糖!”
“那鐵機器牙口真好,這麼多甘蔗,一股腦的全能給你榨了,比一百頭牛還猛!”
“東秦人是真厲害!又給我做了糖,又開了眼,又比往年多賺了不少銀子,嘖嘖嘖,東秦人怕不是天妃娘娘派來的!”
這樣的說法一傳來,原本觀望的人也紛紛同糖廠達成意向。
連原本一些地主也紛紛跑來諮詢,表示他們甘蔗多,是否能來個三七回扣,也就是加工費免去百分之三十。琇書網
阿苦嚴肅的表示,規矩就是規矩,無論甘蔗的多少。
宋二月還要求他們不要提前砍甘蔗,可以留在田裡等他們通知。
等榨的人多了後,許多人都開始抱著獵奇的心態,將甘蔗送了過來,就為了看糖廠是怎麼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