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第1/2頁)
章節報錯
按照統計,今年將會有四千餘中學生畢業。
報名考公的是426人,遠遠低於顏政的預料。
他本以為官本位的傳統思想下,至少會有三成的學生,想著考公做官。
結果卻是令他很欣喜,在經濟和生產力快速發展,增量市場極大的情況下,人才果然不會都湧向當官這個行列。
他們即便是進工廠,也可以賺取到與幹部一般的工資,還不必擔憂會出現失業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讀完小學就跑去工廠學技術,也不一定會過的比中學學歷的差。
這就是形勢一片大好,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新技術的普及,帶來經濟飛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增長點。
蒸汽機和各種機器被廣泛使用,新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被實行,都讓東秦的工廠,在產能和生產效率,取得絕對的優勢。
巨大的外部市場,也讓商品沒有滯銷的可能。
所以每一分錢、每一分利潤,都在追求投入再生產。
大量明國商賈的資金進入,也讓東秦的產業,進入烈火烹油的繁盛之中。
如此種種,都讓東秦的工業化,沒有出現帶英那種悲慘的情況,這也是讓顏政最為自豪的地方。
他是開卷考試,可以先造出機器,先確立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方式,更有大明這個巨大的外部市場。
這條件比帶英優越百倍,發展的速度也遠快於工業革命時期的帶英。
唯一的問題就是,人才培養的速度,跟不上發展的速度。
這也是為什麼,顏政要推行對理工科的傾斜,宣傳上,也更偏心理工科。
在他來看,社會問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有他分析規劃就足夠了,國內頂尖的人才,就應該乖乖的流入理工科。
假如像科舉制一樣,將百姓中的精英都弄去搞政治,那還玩個屁!
……
中學生表現很好,只是顏政卻低估了明裔讀書人的反應,這群在大明連生員都不算的老學究,居然大肆在村裡串聯搞慶祝!
他們藉著點見識,將公務員考試說成是華夏國科舉,將村裡考上公務員的中學生,當進士老爺一般對待。
不僅大開流水席敲鑼打鼓,而找來驢子和大紅花,馱著新晉公務員到處遊行。
村子間的攀比也被挑動起來,都在比誰村的公務員多,誰村的名次高。
這讓顏政辛苦維持的局面,被撕開一個大口子。
事後一查,幾乎所有村都參與其中!
他原本還以為官本位被壓制住了,結果被幾個腐儒一挑動,居然又被煽動了起來。
顏政一怒之下,發出告示:各村再有慶祝公務員考試之舉,全村搬遷新設之地,再有人串聯者,一律以尋釁滋事之罪打入勞改,情節嚴重者以敗壞國政之罪判處終生監禁。
他是真的羨慕朱元璋,若非要做出遵從憲法的表率,他真的想砍了這群讀過幾本經書的“孔乙己”。
認真思索之後,顏政率三院官員,集體來到第一平板玻璃廠。
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君上站臺,顏政就是要做出重視工業和理工科的樣子,讓這群人看清楚局勢。
……
“君上,以往製作平板玻璃,用的吹製法和模具法。首先吹制一個長圓形的玻璃泡,然後慢慢得將它滾動整形,最後生產出一個圓筒型的玻璃筒,再用刀去除兩端。也就是君上所說的人工吹管攤片法。
這個方法需要技巧性,對人的要求很高,生產效率低下,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平板玻璃需求。在君上的批准和立項下,我們開始對平板澆築法的研究。經過兩個月時間的驗證,最終複製出了圖紙上這項技術……”
玻璃生產車間裡,顏政在眾多官員的簇擁下,聽著廠長馬武的講解。
他一邊聽一邊點頭,心裡頭也對這個玻璃工廠大吃一驚。
上個月這座工廠投產,他偷懶沒有參加儀式,今天才發現,這個玻璃廠的規模竟是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