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在講述寧王造反時,通常將其當作笑話來講述,寧王也成為丑角一般的人物。

寧王造反,也成為不自量力和志大才疏的經典行為。尤其是他還賊倒黴,叛亂正好碰到王陽明。

於是他就成為王陽明刷聲望的事蹟之一,王大爺有多大的名聲,寧王就要丟多大的臉。

顏政在取得內河航運權後,就覺得寧王不會坐視不管,甚至做好登門拜訪的準備。

結果寧王的反應比他想象的要快,運用的手段也很謹慎。

他不僅自己人不出面,而且找的中間人,還不願同東秦直接聯絡,反而是透過李四福這個“假黥”人。

從這一點來看,寧王似乎也不傻,對局面也看的清楚。

顏政原本還有輕視之心,可看完信的內容後,就認為有魄力有決心造反的人,都不容小覷。

在信中,寧王字字句句都在談論一件事,那就是東秦的內河航運。

他還表示雖為藩王,並無軍政之權,可依舊會遵守條約。

最後才表示,他在江西亦有一些產業,若是能夠合作的話,也是兩全其美之事。

只是朝廷對藩王限制極嚴,所以他又期望東秦君上,能夠商議安排一二。

通篇透露不少訊息,算是交了根底,又有利益誘惑,又道出了藩王和朝廷,其實並不是同心同德。

顏政看完後,覺得可以適度合作,在沒有大利益的前提下,他不會貿然去幹涉大明的內政。

但和寧王弄一點口惠而不實的交易,就能弄來大筆的利益讓步,傻子才不去做。

而且自打取得內河航運權以來,長江商貿一直不振,也沒有沿江城市開放碼頭做生意。

這是因為大明朝廷下了一道旨意,不允許沿江的官員百姓,同黥人有任何接觸。

雖說堵不住,可這一兩年內,沿江商賈,還是隻能偷偷走私。東秦收攏流民,也不敢大張旗鼓。

顏政早就盯著湖廣和南直隸地區的流民,寧王這個代理人找上門來正好。

他立刻提筆回信,卻不似寧王這般遮遮掩掩。他在信中寫出了幾條要求和承諾:

一、東秦想偷偷在南昌開設商鋪,賣點東秦貨。

二、東秦想在江西沿江地帶,取得一塊地辦工廠。

三、希望寧王為工廠的糧食供應,以及平時運營提供便利。

四、顏政可保證寧王能壟斷與東秦在江西的貿易。

五、東秦在現在、未來,都不會介入明國的內政,只要有人保證東秦利益不受損。

六、東秦火器盔甲滯銷,幫幫我們!

寫完這六條後,顏政簽字用印,交由玉墨。

…………

…………

公務員考試的試卷很快批閱完成,顏政親自勾選五十人,作為這次考試中的優等,並在華夏日報上,通知了放榜的時間。

十天後,莫城中學外人山人海,所有考公的學生,以及他們的朋友、家人,都匯聚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