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去年年末,華夏糖業公司和華夏紡織公司齊齊上市。
知曉白糖和棉布之利的商賈,按每股發行價,以及認購資格,購置到了各自的份額。
這也是第一證券交易所在正規化上,邁出的一大步。
不僅能多發許多股,又能避免哄抬投機,以及幾家獨大的局面,保證了大大小小的商賈都可以加入進來。
同時也在顏政的操作下,讓入場的廣東商賈和江西商賈,獲得較之福建和浙江商賈更高的認購份額。
此舉起到均衡的作用,也是對廣東商賈的一種拉攏。
這種拉攏也很快就在進軍南洋的策略中,收到了巨大的回報。
黃家作為華夏糖業公司的董事之一,在聽聞東秦徵求呂宋的情報後,立馬就派來一位常跑南洋的管事,來作為嚮導。
顏政對南洋的瞭解不多,這位管事剛到莫城,就被叫到紅房問話。
“小人黃新,叩見君上!”管事一進門,便是下跪磕頭。
“不必如此客套,請起!”顏政揮了一下手,立馬有人搬來凳子。
黃新黝黑的臉上,掛滿驚奇,一雙放著精光的三角眼,打量一下顏政後,又忙望向地面。
顏政笑了笑說:“請坐!聽聞你常年跑南洋,對南洋情況瞭如指掌?”
黃新拱手一笑道:“不說整個廣州,但整個黃家,屬小人對南洋情況最為了解。小人十六歲便是跟船下南洋,曾在許多的地方都住過。”
“呂宋也住過?”
“住過,廣東去呂宋,一般會在班吉、美岸、玳冒、麻裡魯、馬尼拉等地貿易。這些地方都有漢人居住,不過除了馬尼拉和玳冒以外,其餘地方都不繁華。”
“呂宋土著的軍隊呢?如何?”
黃新輕蔑道:“定不如明軍,整個呂宋國所能掌握著,不過是馬尼拉周邊,人口不過十餘萬,怎能抵擋得住君上的兵鋒!”
“哦!呂宋這麼大的地盤,如此說來,莫非處處是各自為政?”顏政來了興致。
“呵呵,玳冒港乃是馮嘉施蘭國,其實還不如一個縣,麻裡魯亦是一個小國。再往南下,還有貓裡務、沙瑤、礁老等小國,唯一需要忌憚的,只有蘇祿蘇丹國。”黃新臉上滿是不屑。
顏政卻有些暈了,他知道另一個時空,西班牙只用“三百大軍”就覆滅呂宋,可卻不想,這呂宋島上小國林立。
“那上邊的漢人又是什麼情況?”
黃新抬頭望了眼顏政,啪的又跪下說:“南洋漢人,皆願為君上馬首是瞻,只要君上能在南洋各地,延續東秦之律令,如琉球國一般行事!”
“起來!將南洋漢人的情況,細細說與我聽!”
黃新哭喪著臉說:“南洋漢人,自宋代開始,就陸陸續續在那邊定居,只是向來倍受欺壓。就拿呂宋來說,國主橫徵暴斂,親近阿拉伯商人和印度商人,卻唯獨對我漢人徵收重稅!”
“漢人就這麼好欺負?就低人一等?”顏政瞬間不爽了,怎麼在明代亦是如此?
黃新解釋說:“此事說來話長,永樂年間,定居呂宋的福建晉江人許柴老,已是呂宋鉅富。三寶太監下西洋時,抵達馬尼拉,在臣服其國主後,委任許柴老為呂宋總督,總攬呂宋國軍政大權二十餘年!
非但如此,三寶太監也任命了馮嘉施蘭總督。在蘇門答臘,又任命一個婆羅總督。當時朝……偽明國力強盛,水師更是強橫,所以南洋漢人在當時,非常的有底氣,行事上也就大膽了一些。
哎,可惜下西洋嘎然而止,沒有偽明的支援,南洋土著自是要奪回權柄,從那以後,南洋各地,就一直對中國商人刻意壓制。”
顏政越聽眉頭越是緊皺,鄭和還幹過這事?三寶太監牛逼啊!
不過也確實害苦了南洋漢人,相當於利用完了後,就拋卻不管了,等到明末更是放任漢人在海外被屠殺。
“這麼說來,南洋的漢人,都願意配合我華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