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勳貴派和士林派(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多年的難民工作,國府對收攏每個難民所需花費的成本,控制在了七兩銀子以內。
這是針對沿海地區,而且規模不超過十萬人。
在南贛行動中,收攏一個人口的成本,就比平時要高上兩成。
假如將耗費的糧食、衣物、人力、藥品、安家費等,都摺合成銀子的話,那麼收攏一個難民,國府平均付出六兩四錢銀子,這還不算要給他們搭棚子、分地。
現在也早已經沒有分房的政策,只給他們用預製木板,搭建一個簡陋的木房子,如果他們願意,也可找供銷社賒欠建材,自己請人修建一個紅磚房子。
好在整個收攏過程中,物資採購均是來自於各個工廠,大規模花費也都轉化為了國府的採購,相當於錢流了一圈,其實還是在東秦打轉。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國府收攏人口雖耗費財政收入,可卻變相刺激生產和消費。
收攏來的人口,同樣也會保持消費能力,只要他們在東秦分田分地,那麼不出幾年,就勢必要建房、購置農機、買賣牲畜。
所以舉國上下,對收攏人口一事都並不排斥,認為這是基本的國策,必須持之以恆的推行下去。
人口多了,才能更快的擴大地盤,地盤大了才能有更多的產出,產出多了,國民們自然就有錢了。
有錢了市場也就會繼續繁榮,市場繁榮加上需求旺盛,會倒逼生產技術的提高和進步。
這個正反饋一建立起來,東秦永遠不會有人口太多的煩惱,更不會產生內卷這種不良後果。
畢竟多出的勞動力,只需要幾艘運輸艦,就能將其送到南洋的“無主之地”上,
這世界上,也還有大片大片的未開化之地,不用上幾百年,是開發不盡的!
因此,顏政只是提出大明北方,有可能有場大動亂,各部官員就連懷疑都不懷疑,立馬開始做起準備。
他們各個部門接連召開會議,對細節進行商議。
“濟州島看來是真要快點打下來了!”
“是啊!君上的眼光總是高瞻遠矚,對於咱們而言,要收攏人口、還要隔離,這個若是放在明國境內,勢必要佔據一塊地盤,這容易引發不必要的外交事件!從補給難度來看,大量物資要囤積,也要保證安全。”
“所以濟州島就不錯,從海陽出發,最快一天半可以抵達,上頭地盤足夠大,既能安置、隔離、分配,又方便大量物資的囤積。更重要的是,濟州島我們已經進行***聲索,不會引發什麼外交事件。”
“而且從情報來看,濟州島上的氣溫適宜、澹水資源豐富,開發程度也較高,還可以就近購置朝鮮、日本的物資。”
“行,事不宜遲,明日我們幾部,就聯合上議桉,讓朝議院趕緊透過,即刻攻略濟州島!安山部長,你們防務部要多操勞一下!”
“這是我們華夏軍的分內之事!”
幾部聯合會議一開,一番討論後,都覺得君上提議拿濟州島充當收攏人口的場所,簡直就是神來之筆,不僅可以利用相對封閉的環境,更是可以繁榮濟州島,達到快速的吞併。
幾日後,華夏日報開始造勢,發出數篇文章,再議濟州島的歷史、***和地理。
全方面的闡述,東秦對濟州島的***聲索合情合理,不單單如此,濟州島優越的地理位置,能夠將東秦的縱深,北拓五百公里!
國民們早已見怪不怪,多數人都只是透過報紙,瞭解到有這麼回事,有這麼個島,至於其他的話,他們自然是無條件的支援!
…………
…………
朝鮮,此時國主乃是李懌。
由於特殊的國情,所以古代朝鮮,商貿一直把持在勳貴手中。
大小商賈均是依附勳貴而生,而且朝鮮也是世族政治,雖從中原王(本章未完!
第502章:勳貴派和士林派
朝學來科舉制,可依舊是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族。
當東秦照會國書,透過朝鮮商賈,被遞交到王京時,這份國書先在勳貴手中轉了一圈。
勳貴派樸元宗,作為迎立新皇的最大功臣,眼下同國主李懌的關係,卻不是那麼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