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大考(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章刪了點內容,後邊補上)
翌日一大早,各部官員衣著光鮮的來到朝議院。
君上要開大會,議的肯定是大事,這些官員分得清輕重。
落座後,各個部長都在檢查著手頭的檔案,一個個定著黑眼圈,明顯就是昨晚加班了。
侍女就排成一排,依次給他們的杯中添水,還會送上幾樣時令的水果。
“阿信部長,聽說君上看了此番訪明的報告,就下令開會,到底什麼事,你們外務部透個底?”
“是啊!我們農務部都收到通知,讓我們立即開始預測,各地可供開墾區域的面積!”
“我們工業部也收到了訊息,讓我們儘快明確,衣物和農具的產量,說是今後兩年,投資預算要增加一倍!”
“我們後勤統計部也收到通知,讓我們統計糧食儲備、以及各類戰備物資的儲備,這難不成是要準備同明國開戰?”
……
阿信苦笑著搖了搖頭:“無可奉告!我們外務部也不曉得君上的心思,不過或多或少同這次訪問有關!”
眾人一邊整理一邊談論,憲政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黨政不會下沉到各個部門之間。
部門內或許有勾心鬥角,但是部門之間的爭鬥,卻能透過明確的權力劃分消弭掉。
或許會出現一些矛盾,卻不會影響部門運轉,能讓事情推行下去。
這一點是封建人治所無法保證的,也使得皇帝一旦昏庸或者怠政,就會極大的影響各個部門行政。
不多時,顏政姍姍來遲,揮手微笑致意後,就在首位坐下。
藍雅隨侍一旁,玉墨拿出一個大冊子,站在發言臺,在全場靜聲後便念道:“各位同志,各位國君的親密戰友,本次國君特會,所議之決議,乃是應付明國可能爆發的一場大動亂!據外務部同志、海關同志、以及中調部同志提交的情報,明國社會在經過宦官亂政、皇帝昏庸的折騰下,北方數省已經出現叛亂的苗頭。
根據上次我國在南贛的行動經驗,明國曆次動亂,都會影響我國商貿,進而影響我國工業生產,我們不可不警惕、也不可不干涉,不能坐視明國百姓,處在叛亂的水深火熱之中…………”
各個部長都聽明白了,原來這次會議,同南贛行動一般。
不過這次這麼高調,倒也透露出君上對此事的關切,難不成這事比南贛的起義還要更大?
等玉墨唸完,顏政清了清嗓子說:“這次的情況,比之之前南贛要更加嚴峻一些!山東乃是我國棉花的重要來源地,其一省的棉花,幾乎保障了我國紡織業的生產!棉紡織業乃是就業大戶、納稅大戶,關係的可是千家萬戶,所以明國北方的亂子,咱們必須提起一百個心眼!”
在場幹部都是一滯,影響到棉花供應,真有這麼大規模的起義?
阿苦說道:“若是情況屬實的話,這就不是當時南贛這種狀況!我國肯定是要介入,而且規模必定要比南贛時期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