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改制擴軍在上個月已經完成,內容主要是編營成團,以及組建防務部。

張三風、安山、何敬(宣教官)、雷林、趙鵬程等人成為第一批防務部成員,安山任部長,何敬任總政。

其實就相當於升為團長,卻讓他們不常駐在某個團。

各個團平時也不編組,還是以營為單位繼續訓練,只有到戰時,才會放出防務部的團長,讓他們帶著某個團去作戰。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鐵打的團長流水的兵,將來再擴軍的話,那就是團一級下放,抓旅一級,一直改到集團軍時,差不多就能固定下來。

顏政也能借此保證,擴軍的過程中,不會出現軍權旁落的情況。

在他宣佈要召開第一次防務部會議的兩天後,各位新晉的防務大臣,穿戴整齊的來到紅房會議室。

顏政早已經在等著他們,此刻會議室的長桌中間,就圍著一個沙盤,這個沙盤就是南洋的地圖。

唯一有星穗旗的地方,就是呂宋北部主島,這個島上的一面小旗,就意味著一個移民點。

至於其他地方,則只有國名,各個勢力也是劃分清晰。

幾位大臣將軍帽脫下,鞠躬告禮後,被顏政領著站在這個沙盤前。

“大家也都看到了,呂宋就是我們南下南洋的基地,正所謂欲征服南洋,必先征服呂宋!眼下呂宋北部主島,已經移民超過三十萬,雖耗費國府大量物資,不過這些移民就是靠著鋤頭,也能在年底實現產出!等到明年,咱們農機產能爆上去了,他們就能實現對外供給!

所以南洋戰略可以進行下一步!咱們要利用呂宋為基地,對滿剌加進行征服,按照計劃,咱們必須征服整個滿剌加!如此一來,華夏國就能扼住南洋與印度洋商貿的咽喉,對南洋進行商貿壟斷!

只要南洋接受華夏國的貿易體系,接受我們制定的規矩,那麼整個南洋的財富,也就向我們張開了懷抱!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將大小勢力給逐一消滅,實現一島一島的換人!”

顏政大概說明意圖,大臣們都聽得明白,簡而言之就是該打滿剌加了!

安山望著滿剌加的位置說:“此地確實緊要,只要扼守住此地,這一片海域,都將是我們華夏國說的算!”

張三風拿著教棍比劃一下道:“只是離呂宋遠了些!途中要不要佔個港口,作為補給之地?”

“那索性就把三島國打下來!”雷林笑道。

三島國也屬於呂宋群島,在呂宋與渤泥國之間,到確實是個很好的戰略支點。

安山和張三風的目光,也都投到這片島上。

總政何敬說:“只要三島國上有合適的港口,確實是比較合適的補給點。”

趙鵬程也認同道:“三島國沒有什麼縱深,想必徹底征服不難!”

顏政聽他們分析一會,直接在書架上翻了翻,拿出一份文書說:“別看三島**大點的地,上頭可也是盛產黃金!”

安山不由一笑,看來君上早就準備對三島下手了。

他翻閱一眼,發現這份文書的出處,似乎不像以前,其後邊蓋的章,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章。

好像是……君上的私章!而落款處寫著這些情報的收集,來自於華夏國中樞統計調查部。

這讓他不由一怔,他知道這個低調的部門,不成想這個部門,已經將情報工作,拓展到了南洋。

其實不單單是南洋,大明境內也是一樣,推行起來也很簡單,只要同商賈達成交易,發展一二就行。

雖說絕密情報很難拿到,不過聊勝於無,對南洋局勢變化,也能有個基本的把握。

幾個大臣看完之後,又互相交換一下意見,打三島國的話,有可能會引發蘇祿蘇丹國的報復,因為三島國眼下臣服於蘇祿蘇丹。

而蘇祿蘇丹此時的國力還算強大,同澹目蘇丹國一起,幾乎壟斷南洋一大半的香料。

不過他們也自信,就憑南洋這些貨色,還沒有能威脅華夏國的存在。

很快,所有人都達成共識,決定覆滅三島國。

顏政又拿出滿剌加的情報,這份情報比較詳細。

廣東商賈在南洋的生意確實做的比較廣,滿剌加又是印度洋與南洋交匯之地,自然有許多商賈在那裡從事貿易。

顏政也是看到這些情報,才知道X教和印度教,差不多已經二分南洋,儒家文化反而只延伸到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