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肋木殼船的建造方案,很快就被寫了出來。

在鐵木針的把關下,這個方案在技術層面,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且經過測試,一根胳膊肘大小的鋼肋,強度也已經遠遠超過一般的硬木。

至於鋼材製造的龍骨,只要預留和熱鉚需要的結構,就可以保證鐵肋的鋪設。

而鐵肋和龍骨,需要的都僅僅是砂模鑄造就行,難度比造零部件還容易。

更重要的是,桅杆結構上,也可以運用到鋼材拼接技術,保證桅杆也可以省下巨木!

顏政看過之後,也是大喜過望,他特別批註:已閱!同志們的想法很好,此方案是值得一試的,各個工廠的廠長,開個會討論一下,儘量配合造船工程的進行!

批註完後,便是交由藍雅,讓他用蠟印機刊印幾份,再逐一分發給各個工廠。

等所有人知道顏政的意思後,立馬便像模像樣的聚頭討論了一下,最後確定瞭如何調配物資。

尤其是木工廠和第一鋼鐵廠,壓力瞬間就壓在了他們身上。

鐵木針和阿童木,都不約而同的請求擴充人手。

顏政看完他們的會議記錄後,大手一揮,允許他們從即將隔離完的移民中,各自挑選五十人作為工人。

這項決議發下去的同時,他也下令,開始了組建第一造船廠。

由王全加上第一鋼鐵廠的三十個員工,加上第一木工廠的四十個熟練工,搭配劉承允、林招財、楊付雲,以及張賀送來的那些工匠,共同組建成第一造船廠。

且這個船廠的廠長,不是這些管技術的,而是特意挑選了一個木工廠的熟練工去擔任,這個熟練工叫做阿雷,算是顏政的老班底,技術上可能不懂什麼,但勝在絕對的忠誠!

這個造船廠,可以說組建之初,勞動力和物資就都富的流油,可見顏政對造船大業的重視程度。

就這樣,在磨合一個月後,這批人浩浩蕩蕩的駛向鹽港,開啟了東蕃的造船大業!

顏政對此抱有很大的期望,考慮到宋家那邊也在替自己造船,所以他發出號召:各位同志,應當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創造的四特別精神,爭取比宋家的船更加下水!

…………

…………

福建,漳州。

由於春播已經開始,所以聚集的災民,有一大部分又選擇了回去。

還有一些選擇四處打聽,看能不能幫著大戶人家當幾天短工,或者直接給他們做佃戶。

這些情況的突然改變,都讓田五瞬間懵圈。

帶著第一批信件的他,變得非常的焦急起來,生怕這個“通訊”的差事,會就此夭折。

他四處奔走,三天時間終於是送出去一封信。這戶收信的人家見過信物,聽完信中的內容後,立馬就準備拖家帶口跟著田五走。

只是這人原本已經應下了一門通溝的差事,主家硬是要田五賠六百文工錢,這才同意放人。

田五無奈交錢,這小小的成功,並不能撫慰這更焦急的心情。

而宋家得知這個情況後,立馬派來宋阿福,領著田五來到了一個叫昌豐的鏢局。

有明一朝,南贛地區的土匪非常之多,使得明朝不得不在江西,設立了一個南贛總兵。

直到王陽明剿匪之前,這些土匪都是佔山為王,平日裡開墾山地種植,遇到過往商賈,就順帶著撈上一票。

對於這些半農半匪的山民來說,打劫算是補貼家用的一種方式。

所以明朝廣東和福建地區,鏢局業是最為發達的,只因為這兩個省要溝通北方省份,不得不經過江西這個南北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