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同樣在水中的鬱亮感覺自己的嗓子被人扼住了,他說不出話,只能發出一個簡單的音節。

他還以為是自己眼花了,他下意識地揉了揉眼睛,想在唐秦身影的背後找到一根細細的鋼絲繩。

然而,沒有。沒有鋼絲繩,甚至連一根線也沒有,當然,更別提什麼安全帶,什麼隱形吊臂,我x,什麼都沒有。

要知道,水面有浮力,可是也有阻力,水的阻力,一個人要從水裡躍出,沒有東西支撐雙腳,是不可能的嘛。

除非,除非他是鯊魚,可是他不是,那隻能解釋為,他真的會輕功?

飛簷走壁,踏雪無痕的輕功?

鬱亮感到自己的心都涼了,拔涼拔涼的。

……

袁和平也是心裡一驚。

只見唐秦的腿已是踏在船側,藉助於繩索的力量,他好象很輕盈地三跳兩跳就到了甲板之上。

而此時,他帶來的班底,那些吊威亞的武師們,都抬頭看著這個從天而降的總導演。

雨中,威亞空蕩蕩地掛在半空中打晃……

沒有威亞……

袁祥仁也只覺腦子「嗡」地一聲,一直以來他對自己在這個行業的驕傲、自信、自負,都在這一刻被擊得粉碎。

人家不需要威亞,僅憑一根繩索就躍上了船頭。

「這一段,好啊……」袁和平卻笑道,「今天,唐導也讓我大開眼界了,這一段,放在哪裡都是一個經典的場面……」

他笑著看向任大惠,話中有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一段打戲,用長鏡頭,必須用長鏡頭……」

長鏡頭,不是指攝影機的鏡頭長,而是指這個鏡頭的持續時間長,優秀的長鏡頭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成為整部電影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袁和平在看到唐秦躍上甲板橫掃兵士的時候,他腦海馬上就出現了長鏡頭。

這個畫面,絕對是可以放在任何武打電影中都能留存後世的畫面。

這樣的畫面如果不是一氣呵成,他也就不是袁八爺了。

香港他帶來的班底立即動了起來,袁和平卻仍在回憶著唐秦這一躍一跳一掃,動作輕盈飄逸,力量感和節奏感恰到好處,看讓人不忍移開雙目,讓人看得心潮澎湃、血脈噴張。

這樣的動作,也應了唐秦的要求,真是質樸,也比吊威亞做出來的效果好一萬倍。

可是這畢竟是一個總導演,唐僧,賈寶玉,諸葛亮……他以前沒有演過打戲,淨拍的是文戲。

可是就這段打戲,袁和平想不出香港電影中有哪個長鏡頭可以跟它相媲美。

鬱亮已經上岸,他現在只是不說話,一幅垂頭喪氣的樣子,得,他現在一點薪水都要不得了。

……

前面說過,打戲分為戰爭戲和打鬥戲,前者是大場面,後者是小場面。

剛在小場面上教訓了鬱亮等人的唐秦,,大場面的排程,又給袁和平以震驚。

香港電影沒有什麼大場面,一是受制於場地,二是受制於資金,三是拍攝的週期要短,所以拍戲這麼多年來,他幾乎沒有見過戰爭戲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