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可以撤景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攘星一段,書上說主燈是魏延撲滅的。
張紹林在這裡裡作了這樣的處理,司馬懿讓夏侯霸偷襲蜀營,夏藉助了一個大風天,魏延火速來報告軍情,闖入大帳時風把主燈吹滅。
此時的場景卻是攘星大帳之內,設香花祭物,地上分佈七盞大燈,外布四十九盞小燈,內安本命燈一盞,,七星條幅颯颯飄動,一盞孤燈,點點熒光動盪在風中。
滿頭蒼髮,一臉疲倦的唐秦,頭戴蓮冠身披斗篷,緩緩地從香爐後抬起頭來。
“我自於帳中祈攘北斗。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可增壽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
唐秦緩緩起身,拔出寶劍,靜坐於地,寶劍置於胸前……
“閒雜人等不得入內,每日吃食或一眾需用之物,也只教二小童搬運。”
……
張紹林導演看著鏡頭,鏡頭慢慢由唐秦的臉上切到了飄忽不定的主燈之上。
這一段唐秦沒有臺詞,可是他有旁白,這段旁白,此時就在張紹林的心裡。
鏡頭中的唐秦緩緩站了起來,手持寶劍在室內緩緩起舞。
這是一種悲劇感和孤獨感,馬蘭不由攥緊了自己的手。
孤獨!
從三顧茅廬,火燒博望,舌戰群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
一路行來,劉備、關羽,張飛、黃忠,趙雲……先後離他而去,天地之間只剩丞相一人,這種孤獨,迫使他不斷一次又一次兵出祁山,只為當年一個承諾……
“亮生於亂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顧之恩,託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馬之勞,誓討國賊……”
唐秦持劍緩緩步行,幽暗昏沉的燈光中,他緩緩舉劍,刺向蒼穹。
“不意將星欲墜,陽壽將終。謹書尺素,上告穹蒼:伏望天慈,俯垂鑑聽,曲延臣算,使得上報君恩,下救民命,克復舊物,永延漢祀。非敢妄祈,實由情切。”
場邊,馬蘭的眼角已經噙住淚花。
唐秦已把劍橫放於地,期待地一眼不眨地看著飄搖的主燈。
丞相,他不是神,他就是一個普通人。
此時,唐秦表現出的是一個普通人的內心掙扎。
希望——破滅——重新燃起希望——再次破滅——祈禱——絕望——死亡。這個人生公式其實就是任何一個人一生的總結。
諸葛丞相,他其實已經知道北伐成為死棋,但他不想承認,也不能承認。
可是,人力都不能為,神鬼豈能為之?
馬蘭的的眼淚刷的落了下來,此刻她既為諸葛亮痛心,也為唐秦高興,她已經說不出淚為誰而流,但她的心裡與他一樣的悲傷和痛感,也許這就是代入感的藝術魅力。
能把舞臺上馬蘭,代入到流淚,張紀中緩緩點頭,唐秦的諸葛丞相穩了。
……
“導演……”執行導演輕聲在張紹林旁邊提示。
這一場拍完了,可是唐秦仍沒有要停歇的意思。
“繼續,拍完。”張紹林繼續掌鏡,執行導演趕緊排程水泥和枯葉,準備開啟鼓風機。
原來的劇情是,諸葛亮看已是六夜,主燈明亮,心中甚喜。不料眼看就要到七天了,卻被魏延急步,將主燈撲滅。
“丞相,丞相……閃開。”眼見魏軍劫營,魏延闖入大帳,鼓風機立既吹動,主動的火苗四處搖晃,唐秦遽然張開了雙眼。
馬蘭呼地站了起來,彷彿此時要延續的唐秦的性命,那她會用自己的命去保住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