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秋風五丈原(第1/2頁)
章節報錯
過完年回到劇組,發生了一件事,扮演關羽的陸樹銘由於回到劇組較晚,受到了王扶林的嚴厲批評。
唐秦在張松獻圖一集的表演中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換角的風聲一時四起,可是王扶林選擇無視這些聲音。
“張導,過年好。”
重新進組的第一天,唐秦就找到了導演張紹林,他是山西代表隊的導演,也是最後一個進組的導演。
“唐導,過年好。”張紹林身邊的張紀中也朝唐秦伸過手來,“今年就是我們幾個人在一起攪勺子了。”
“我啊,身上可是揹著一座山。”從八三年重生以來,一切順風順水,可是就在諸葛亮這個角色上,唐秦感受到了山大的壓力。
“有壓力才有動力,”張紹林導演人長得黑,可是心裡明白著哪,“我們也是最後進組的,別人對我也有想法,唐導,我跟你也不熟,以前也沒有合作過,可是我想嘗試下,我們一起,拍齣好戲給他們看看。”
唐秦沒有說話,他鄭重地伸出手來,張紹林重重地握住他的手,張紀中伸手又握住他們的手,唐秦再把手搭上去……
六隻手緊緊握在一起!
“張導,我看,如果拍桃園結義,我們仨直接拍得了。”唐秦笑道。
大鬍子張紀中也笑了,剛才三人握手的架勢還真有那個味道。
“嗯,我有個想法,我想到漢中、五丈原走一走,親身感受一下諸葛亮的足跡……”唐秦看著這位質樸、壯實、敦厚的漢子。
他是這一組的導演,拍攝安排他說了算。
“好主意,我陪你去,正好路上我們倆熟悉一下劇本,交流一下想法,說不定走完了,我們這戲也就拍完了。”張紹林又一次握住唐秦的手。
……
對於外界的質疑,唐秦在意,可是他真正在意的是,八十四集的劇情諸葛亮一個人佔了五十多集,戲份之重,無出其右。
張紹林與唐秦說走就走,兩人沿著當年諸葛亮北伐的道路,出西安,經五丈原,跨寶雞,翻越秦嶺,走定軍山,漢中,街亭,雄關漫道,馬不停蹄。
唐秦絕對相信,這是舉國體制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次壯舉。
春日的傍晚,唐秦站在五丈原上,舉目遙望白練一般的渭水,和渭水之後一望無際的平川,一種愴然遺憾的心境油然而生。
“當年,如果諸葛丞相能揮師過渭水,曹魏便無險可守,興復漢室指日可待。”
夕陽餘暉裡,唐秦和張紹林佇立在祁山之巔,環視起伏連綿的崇山峻嶺,和那些充滿神奇傳說的深壑谷道。
“六出祁山啊,真是披荊斬棘,艱苦卓絕……”
“怎麼樣,找到感覺了?”夕陽把二人的身影染得金黃,也不知兩千多年前,諸葛丞相是否知道,兩千多年後,一位導演一位演員把他的路重走了一遍。
“找到了。”唐秦說得平靜,“雖尚膚淺,但不虛此行。”
“好,那回BJ我們就開機,”張紹林興奮道,“就先拍秋風五丈原,你這一路上,我看至少得瘦了十斤吧……這一路上,你女朋友電話不斷,她要來探班嗎?”
……
一九九二年春天,倒春寒,在京城郊外一個外運倉庫,攝製組安營紮寨。
這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