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生平最恨的就是別人提及他的出身,當場抽出佩劍,怒瞪劉澤。

劉澤也不示弱的同樣抽出隨身佩劍,佩劍是每個官員的標配,劉澤的常用武器是大戟,不過他現在沒帶在身上。

此時又輪到何苗來化解場面了,這種事他替何進幹多了。

“兩位,聽我一言,大事還沒成,我等就先亂陣腳,太不應該了,快把劍收回來。”

“三百就三百吧,反正山中衛士就剩幾十個了,也夠了。”何苗不停的兩邊勸,好不容易將兩人情緒安穩了下來。

劉澤收起佩劍,頭也不回的說道“今日我必跟隨陛下回京,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要是辦砸了,你我都是殺頭的大罪。”

等劉澤走後,何進對著他的方向吐了口吐沫“就算失敗了,也查不到我何家身上。”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得知漢靈帝要先走的情況後,侯覽的計劃也被打亂。

他本想著漢靈帝明日再走,只剩一天的時間,就沒必要再調兵過來了,但現在有兩天的空白時間,他覺得不保險,又臨時決定調動五百衛士過來。

他是直接交代李宮的,所以何進與劉澤等人都不知道,因為路途不遠,在全力行軍的情況,幾個小時就到了鳴山。

此時的何進等人得到了訊息,也沒辦法了,只能依計行事了,不過那何苗確有點能力,他看出了事情的風險。

當天夜裡他偷偷找到了何進“兄長,剛剛調過來的五百衛士已經上山了,此事恐怕有點危險啊,我們是不是直接取消啊?”

何進雖然莽,但在這件事上,他還是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要不然他也不會罵劉澤了。

他嚴肅地思考了一番“這樣,明晚的行動照舊,但你我都不出面,讓那盧毓出頭,你我就當什麼都不知道。”

說罷,突然想到了什麼,側身跟何苗說道“今晚事發前,將那幾名知道我秘事的隨從與官員給宰了,以絕後患。”

“要是成功了,盧毓頂多罵我兩句,但要是失敗了,禍全是他的。”

何苗完全同意,就這樣他們偷偷做了兩手準備,就是‘俗話說的送死你去,有功平分’。

次日祭祀活動依舊順利舉行,孫明與董卓等人都時刻防備著,但沒有出現任何意外。

黃昏,在毓禮殿前殿中,劉協以新身份皇太子設宴,犒勞大家,當然這一切都是侯覽在操作。

宴會正式開始後,由侯覽牽著年幼的劉協走上大位,坐北朝南,即面朝南坐。

侯覽則是跪坐在其身側,面向西侍奉陪席,伺候劉協用餐。

然後眾官皆入,禮畢後,左尊右卑,何進與盧毓座位被安排在靠東南的右側。

而左側的位置上,頭一個是董承,然後是孫明,接下的便是李宮、王玉兩位九卿,然後是董卓。

王玉是九卿之一的太僕,而衛尉李宮的上級雖然正常來說是太尉也就是何進,但明顯侯覽在官場中更有話語權。

官場派系鬥爭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

自己人、敵人、其他人。

將何進與盧毓直接安排到右側,侯覽這樣安排就是赤裸裸的鄙視,還有宣告自己的勢力地位。

何、盧兩人相視一望,雖心中有恨,但在劉協面前,還是要先保持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