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太子劉協(第1/2頁)
章節報錯
讓我們切換視角來看京洛孫明這邊。
中平三年五月朔旦。
前一日漢靈帝一行已浩浩蕩蕩的來到鳴山。
天壇都設在都城南郊七里,建在鳴山的半山腰中,祭祀壇的整體為圓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有四通道以為門。
天壇名曰:毓禮臺。
側邊還建有毓禮殿,一共分為四大殿,前殿、後殿、東苑、雜務處。
東漢動盪年代多祭祀,但常規都是四次,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每一次的規則與時間都不同。
但此次不是常規祭祀,而是拜皇太子之儀,所以時間並非常見的七日大祀,而是止三日的小祀。
規格沿用了立夏之禮,祭赤帝祝融,且車旗服飾皆赤色,歌奏《朱明》,八佾舞《雲翹》之舞。
但比起正式的立夏,各方面也稍稍縮水些。
朔旦凌晨,有司奏當用方石再累置壇中,皆方方尺,厚一尺,用玉牒書藏方石。
隨後被選中的黃門子弟皆年十歲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為侲子,皆赤幘皂制,執大鼗。
樂人跳雲翹舞,再用家禽多物置於外壇,醊酒灑在地上。
等系列前奏行完,已是三小時後。
重頭戲這時才開始,漢靈帝身著黑色冕服,頭戴冕旒,頂板系十二旒白玉珠,走在最前頭上壇。
諸侯百官皆身著赤色冕服,依等級、職務佩戴各式弁冠,佩劍隨身。
孫明也一樣穿上了冕服,頭戴委貌冠,配上黑鞘長劍。
劉協由侯覽牽著走在第二列。
何進太尉、董承司徒、盧毓司空,這三位在第三列。
隨後便是九卿及其他官員,孫明在第四列中。
漢靈帝本已透支過度的肥胖身軀本是無力攀爬階梯的,可不知為何,隨著他每向前踏一步,他的體力與精神都像得到補充。
那屬於他特有的帝王氣息也隨著迸發出來,直到他走完全程,站在圓壇中點。
好似迴光返照般,漢靈帝似乎恢復了他的巔峰。
身處第四梯隊的孫明都能感覺到漢靈帝那至高無上的帝威。
他此刻才深有體會,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懼怕漢靈帝,知道漢靈帝病懨懨的還是不敢造次。
這群三公九卿都只敢在暗處蠕動,這是一種來之靈魂的碾壓。
漢靈帝站到圓壇中,面朝南,隨後對著天行跪拜大禮,雙膝跪下並拱手至地,頭也至地。
在這個世界上,能讓漢靈帝下跪的,就只有漢朝的列祖列宗及天地了,後面的百官也跟著一起拜。
禮畢,漢靈帝深吸一氣,依舊保持雙手拱著,洪聲說道。
“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睠顧降命,屬秀黎元,為民父母,宏不敢當。”
“即位十七年,百姓怨氣滿腹,四方多警而朕不悟,郡黎有苦而朕不知,謫見上帝,象甚著明,山有朽壤而自崩。”
“群僚所言,皆孤之過,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輕用人力,繕修宮宇,出入無節,喜怒過差,永覽前戒,悚然兢懼。”
“上乘天意,皇子協天資聰慧,舉止端莊,可承大位,今立劉協為儲君。”
“儲君年幼,黃門令侯覽、太尉何進、兩臣共輔之。”
說罷,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