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聞言,怒不可遏,急忙騎著馬來到城門前,裡面傳來的慘叫聲好是利箭紮在公孫瓚心中。

“啊!”

他喝住馬,大槊指著牆上,扯開嗓子吼道“我乃公孫瓚,田國讓在哪?出來見我!”

沒想回應公孫瓚的是一支支的弓箭,因為天黑城牆上的弓箭手看不清,愣是射不中他。

公孫瓚及時側身躲過一支,這時無論他怎麼不相信,田豫的背叛已經是事實了。

因天黑不好視物對公孫瓚也同樣不利,還下著雨,他的手下趕緊拉著他就要撤兵,再不撤可能連他們也要交代在這裡。

公孫瓚留下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吼叫後,被手下計程車兵拖拽著離開。

翌日黎明,霞光照耀在萬物上,雨後的晨曦總是顯得格外的溫和與醉人。

居庸城這邊已經將局勢控制了下來,所有活著的敵兵都都被俘獲,甚至有少數人竄進城中躲進屋內,也一一被揪出。

所有被俘虜的都被收繳武器,統一押送到軍營,清點人數後,總共俘獲了三千餘人,這些人將進行教育,以便後面補充己方兵力。

南門這裡戰況慘烈,七橫八豎的屍體,以及堆擠在城門處壯觀的‘人肉山’,就算是剛剛下過雨,也不法洗刷掉地上的血汙,以及空氣中濃烈的血腥味。

這其中有一些是被他們自己人踩死的。

善後的工作也極其麻煩,要將這些屍體全運出城去,沖刷血漬,要不然兩天後這裡將變成一個大型的汙泥之地。

這種事情又輪到田豫與霍偶出場了,他們是有條不紊的幹著。

半天后,霍偶還是抽空將戰報寫入信中,讓騎兵飛快送完沮陽餘禮手上。

餘禮收到信後,欣喜萬分,隨繼回信誇讚田豫兩人功績,等孫明回來後再論功行賞。

有人歡喜就有人愁。

公孫瓚這邊,正率部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在回赤城的路上,就像一群鬥敗的公雞般低垂著頭。

晨曦很美,可惜公孫瓚根本沒心思欣賞,不僅他沒心情,這剩餘的四千多人也同樣低聳著腦袋,麻木的向前拖動著自己的身軀。

此時的公孫瓚已經完全喪失了爭霸上谷的想法了,他已經被打慫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決策。

垂成功敗因己故,十載功勳虧一簣。無知膽生無畏懼,轉眼銷亡一望悲。

如果他能從一開始就這樣想,或許還不會敗得這麼快。

人在犯同一個錯誤的數次,便決定了其人的上限,顯然公孫瓚的上限不高。

大多數人會選擇開始反省自己,往往都是沒理由可找了,但也晚矣。

可令他更沒想到的是,他本打算去撬孫明牆角,沒想到回來時連後路也被劉備撬走了。

他遺忘掉的盟友劉備昨夜假借沒糧,來到赤城縣叫門,此時赤城內只有幾百守軍,其餘的都被公孫瓚調走了。

那赤城守門的兵長認識劉備,便不疑有他,開啟城門讓劉備的千餘人進入城中。

劉備進入城中後,迅速的控制了城門,然後兵分兩路,他率大部去軍營,讓齊雲率小部去縣衙。

就這樣幾個小時後,兵不血刃的將赤城收入囊中。

等到公孫瓚這邊行軍幾天回到赤城,無論怎麼叫喚城門就是不開,上面的守城士兵也不搭理他們,只是搭弓上箭做好射擊準備。

公孫瓚不停的辱罵,可城牆上計程車兵就當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