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陸佰貳拾壹回 汴京三國大亂鬥(四)(第1/3頁)
章節報錯
老曹分撥已定,安排好了山後九州防務,自領三千精銳,離了雁門關,歸返宋境。
莫看只是三千人,卻是優中選優,山東攜來的虎騎、飛騎盡在其中,餘下亦是幽州所募漢兒中,立得戰功最多的銳士。
至於遼國各路降軍,卻是一個未帶。
隨行的幾個弟兄,乃是:扈三娘、林沖、史文恭、花榮、石寶、公孫勝、焦挺、時遷,共八籌好漢。
他這番南下,特意打聽了金兵所走故徑,經忻州,折向盂縣,順著平定軍、遼州一路下來。
沿途這些地方,如今都破敗不堪。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金兵是兵,其中大半契丹降軍,本就有打草谷的習性,說是匪徒,也不為過。
何況更收募了許許多多的山寨盜夥,真正堪稱兵匪一家。
這就夠不給人活路了,婁室卻還有一條毒計,便是將原有宋朝官吏悉數趕走,讓那些投效他的土匪,各自留下親信,權管地方。
這些“新官”都是賊寇一流,懂什麼治政安民?
彼等把持地方,只幹兩件事——
第一是按婁室要求,不住的壓榨錢糧,源源送往軍前;
第二是搶男霸女,填飽自家飢壑。
可憐這一路的百姓,先是宋朝盤剝,後是田虎造反,好容易安生沒兩年,又遭金人這番折騰,當真是恨天無眼,命運艱難。
老曹一路走來,越看越驚,越驚越怒,殺心熾盛,於是一路走一路殺,凡是金人所派人手,以及為他們爪牙的,一不問籍貫,二不問男女,盡數捉了殺頭。
至於彼輩所蓄錢糧,取部分留為軍用,餘者悉數分給百姓。
又擇本地家風好、名譽佳的人物,請出山來,暫時理政。
一殺惡人,二分錢糧,三請自治,三道政策施行開,所至處民心盡附。
又有許多和金兵結下血仇人家,子弟們纏鬧著定要參軍,每日眼巴巴聚在軍營外,打也打不走。
老曹見民心可用,乾脆令史文恭成立一支新軍,號為“幷州軍”,凡欲從軍者,悉數收容其中,就跟在大軍身後,且行且練。
由是一來,這路走得就快不了了。
而就在老曹兵馬慢慢而行的功夫,汴京城下,變局又生。
卻是此前,金人聽得趙官家令他退軍,心懷不滿,要求割了河東路土地,以為酬勞。
葵向陽趕回告知,官家一聽,頓時大怒:“我以他為盟好,他竟然要裂我國土,金人可惡,以為朕是石敬瑭之流乎?”
遂令葵向陽持了金牌,繞過鄭州,往西北去催促种師中,令其加速金軍,“監督金人撤出雁門”“可多與其子女、金帛,此外寸土不讓”。
不料葵向陽方走兩日,打東邊傳來噩耗:
說是耶律淳所部八萬大軍,自佔據東明縣後,便寸步不肯向前,且在河上搭起浮橋,溝通河北,北面所徵錢糧,源源不斷送往東明,顯然欲做長久打算。
要知東明縣距離汴京不過四十里,真正是朝發夕至,遼軍於此盤桓,不容官家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