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橫舟首先想到的就是和他同組競演的,原本就對辛小豐這個角色有點想法的張涵予。

但事實上,張涵予對這段戲是怎麼處理的,徐橫在一開始就已經知道了。

因為張涵予在試戲的時候就已經試過辛小豐這個角色在不同時期的各種狀態了。

張涵予的演法又和徐橫舟不一樣。

張涵予本身因為年紀的原因演這個角色的時候自帶氣場,渾身上下都是戲。

所以他的演法是選擇一直壓著渾身的勁去演,偶爾在關鍵時刻露一露那股勁兒,就算是讓辛小豐心中那股子黑暗爆發了一下。

如果真的讓張涵予演這個角色的話,那麼這角色的整體人設在各個方面肯定是要進行修改的。

因為當時本身劇本也剛寫出來嘛,又是由原著改編的,所以按照以往的慣例來說,因為選角從而在人設上再進行二次創作的事情也是很普遍的。

所以這種演法對徐橫舟說是完全沒有參考意義的。

因為徐橫舟本身就是用更貼近原著的方式去演的這個角色。

如果非要找一位影帝用他巔峰狀態時期的演技將這個角色演出來的話,那麼年齡也一定得適配上。

這位演員的演技巔峰時期,最好是處於25歲到35歲之間。

不知道為什麼,徐橫舟忽然之間想到了黃渤……

對方好像就是卡在35歲這一年,去年才剛剛憑藉著《鬥牛》這部電影拿下了金馬獎的影帝。

但黃渤演技好是好,就是和辛小豐這個角色的氣質不太相符啊。

不管是在原著中還是在劇本中,對辛小豐這個角色的描述都有那麼一句:“周遭的空氣彷彿將他的靈魂壓抑在最深處,使得他整個人渾身上下肉貼骨頭,精瘦極了。”

這種描述怎麼看都不像是黃渤能夠演出來的狀態。

徐橫舟第二個想到的就是他很喜歡的一位演員,千面影帝梁家輝。

這位可是25歲就憑藉《垂簾聽政》劇中的“咸豐帝”榮獲第3屆金像獎最佳男主成功拿下影帝的演員。

當年,媒體上都稱他為中國電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很多人聽到梁家輝這個名字,大概想到的都是什麼《監獄風雲》啊,《新龍門客棧》啊,《智取威虎山》啊。

但徐橫舟最喜歡的一部電影卻是梁家輝演的那部《情人》。

他在裡面飾演一位風華正茂,風情萬種的富二代。

主要是這部電影中的梁家輝真的把這個角色的個人魅力給演了出來。

讓徐橫舟雖然不怎麼喜歡這部電影的劇情,但完全是硬生生靠著梁家輝的演技,將這部電影看下去了,並且對他演的這個人物記憶深刻。

這也是他第一次對演員的演技,這種東西產生了一個模湖的印象。

徐橫舟想著就覺得可行。

梁家輝的氣質是很多變的,但大部分時候會去演那種陰鬱的,性格是壓抑的,有些神經質的角色,剛好和辛小豐這個角色的性格特點對應上了。

決定好之後,他就進入了系統的訓練場,花了大價錢購買了整整十分鐘梁家輝用巔峰時期的演技去詮釋辛小豐這個角色的表演。

對方的表演開始之後,徐橫舟看得很認真,全神貫注。

他發現很快,自己原本要強行集中的注意力,就不由自主的被對方的身影所吸引過去了。

那是一種混雜著憂悶、沉寂的複雜氣質,卻給人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梁家輝的長相一向來說不上很帥,但絕對是很有特點的那一種。

他在飾演辛小豐這個角色的時候,沒有像徐橫舟一樣去弱化自己的特點,反而是極其強烈地用自己的風格去突出放大辛小豐的某種特質。

但這是在無人處時。

徐橫舟眼睜睜地看著梁家輝飾演的辛小豐在深巷中,點燃一支菸,卻又不抽,任其自染到尾部,拇指微微偏移,就想直接用拇指和食指捻滅它,從而習慣性地磨損自己的指紋。

這時候煙尾的點點星火,距離辛小豐的眼睛極近,映照著辛小豐眼底的憂鬱脆弱波瀾四起。

然後徐橫舟就看到他還沒把這點星火給掐滅,就往自己這邊投了一眼過來……

徐橫舟瞬間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感覺自己被辛小豐看到了,他那一刻,從對方的眼裡看到的是清楚楚的因為被驚擾從而產生的恐慌,以及下一秒由恐慌變為的狠厲與惡意。

他在那一刻,深刻地意識到了辛小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