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宿縣煙火 第十四章 尚座講經(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路上的事不過是一個插曲,梁璟如今的力氣還在一般綠帶弟子之上。
這主要得益於他所修習的“莽牛變”。
梁璟越練越覺得這法門高深莫測,他每日站樁,觀想莽牛形入靜,直感覺周身肌肉細微變化全都瞭然於胸,又練習“莽牛變”的諸多招式套路,以養煉氣血。
到如今,已感覺渾身上下體魄強壯,遠超常人。
“我速度與反應都不比一般綠帶弱,尤其是力氣,還要在他們之上,但是我沒什麼爭鬥經驗,臨機應變的拳腳功夫,卻是要差他們一籌。”
梁璟暗自思量著,對自己的實力也有個大致的揣度。
這些天他也與孫任徐濟等人都交流過,對於一般綠帶好手的功夫也多幾分瞭解。
梁璟眼下真正踏足修行還不過幾日,就有如此成就,心中也多了幾分底氣。
腳下步伐不慢,不多時,便到講堂門口。
講堂是一座佔地頗廣的建築,修建的雅緻,轉入裡間,四柱飛簷,自有氣象。
梁璟以前從未進來過,這講堂只對錄入門牆的正式弟子開放,火工弟子進不得,他此前不得身份,也只能在門前止步。
步入其間,幾個小道童已在堂前候著了,每有弟子入內,都須由他們登記名姓。
梁璟將腰牌遞過去,小道童接過細看了看,有些詫異的看了他一眼,記下姓名後,恭敬遞迴。
“居士請進!”
周圍幾個小道童聽了聲音,也都抬起頭來打量著他,眼都都是驚訝。
顯然是對他身份感到疑惑。
梁璟自然不會在乎這些,他以居士身份入觀修行,日後待久了,自然少不得受人異眼。
入了裡間,是一片空曠的內堂,中間幾十個蒲團,最上是一方高臺。臺後懸掛著一個“道”字,筆力遒勁,有崢嶸蘊意。
內堂裡已經有幾個道人端坐著了。
他們盡皆著深藍色道袍,質地不凡,乾淨整潔,一看就是不用做粗活的正式弟子。
有幾人見梁璟進來,打量了一番,見不熟識,就轉回目光,不再看他。
梁璟找了一個靠近高臺又不太顯眼的位子,盤膝坐定。
見時間還早,他閉目存神,觀想莽牛形入靜,就地練起功來,也不浪費任何時間。
入靜後,梁璟沉浸在自身天地裡,感受身體動靜、輕重、虛實的種種變化。身外時間變換,不在心中。
良久後,一記鐘聲喚醒了梁璟。
“諸修靜心!”
高臺之上,與梁璟有過贈書之交的黃道恆提著一方小鐘,警示臺下之人。
高臺正中,一位看著年逾花甲的老道人,著青色道服,有鶴髮童顏之相,面色和善地盤坐著。
黃道恆收鍾後,便侍立在一旁。
梁璟此時看向再周圍,已經坐滿了人。
臺上的老道便是清河觀中的尚座,名喚劉衍忠,據傳此人擔任了將近三十年的尚座,在觀中地位極高。
劉衍忠清了清嗓子,“那便開始吧。”
“上次講完了《感應篇》,這次講《清靜經》,給你們說說玄靜真人的註解,若是不記得了,回頭再去經樓翻翻,在二樓靠南邊的第五個架子上。”
劉衍忠雖然年邁,但聲音洪亮,顯得中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