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殺!殺!”

“殺匈奴狗賊!殺匈奴狗賊!”

“匈奴狗賊,作踐我等,欺人太甚,此仇此恨,今日必雪!”

“與匈奴狗賊拼了,殺!殺啊!”

匈奴左大當戶綦毋汗及其所領兵馬,也算是小心謹慎了,可穿過一片楓樹林時,還是中計了。

敵若引兵渡水來戰,不可迎之於水邊。俟其半濟,行列未定,首尾不接,擊之必勝。

無論是半渡而擊,還是半道而擊,就是利用地形地勢,對敵採取突然襲擊的策略,利用山、水、草木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地勢,一切可以利用之物,對敵發起突襲。

以寡敵眾,以弱敵強,則更必須採取如此戰法了。

楓樹林,樹木稀疏,是不易設下伏兵,但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當綦毋汗等人領五千餘麾下大搖大擺的穿過楓樹林之時,埋伏在樹上,枝葉茂盛間,身手靈敏之人弓紛紛開弓放箭,無弓箭者便用石塊攻擊,矢石如雨向著匈奴軍砸去,匈奴軍紛紛中箭落馬,人喊馬嘶的,亂成了一團。

矢石齊發,匈奴軍紛紛落馬,處於一片混亂之中,還未緩過勁來,地下忽然鑽出來無數“土人”。

所謂土人,也就是深藏於地下的奴隸們,借泥土或草叢掩蓋其身形,從而達到了突然襲擊、掩其無備之效果。

楓樹稀疏,無法設下大量伏兵,於是周富貴、葉冠廷便設下了這條藏於地底之奇謀。

“土人”們推開用以隱藏身形的草堆、泥土等,如土行孫般的,自地上躍起或鑽出,瘋狂的殺向匈奴兵,無數“土人”高舉大刀,舉刀砍下,慘叫聲、喊殺聲響徹了天際。

另有許多 “土人”伸手拿著撓鉤或用木棍砸向敵匈奴人的腳裸,慘叫聲紛紛傳來

匈奴軍大亂,有的驚慌失措的逃竄,更有許多被撓鉤勾住腳踝,或被拽倒馬匹,許多騎兵被絆倒於地,隨後就是亂刃加身,發出一聲聲的慘叫。製造混亂、奴軍弓箭手戰果也不菲。轉眼間,就射倒了無數匈奴兵。已經衝入了對方佇列的“土人們”與匈奴兵拼死搏殺。

前鋒或殿後的匈奴將領或士卒,他們暫未受到攻擊,還能夠看清事態發展,於是領著麾下精銳兵馬,向中間殺來,欲待相救,但中間的匈奴兵也有不少傷亡,中間已呈潰敗之勢。

綦毋汗所部於楓樹林中中了埋伏,綦毋汗嚇得差點一頭跌下馬去,已面如土色,渾身顫抖,已無法指揮了,而匈奴前鋒將領撒多爾卻經驗豐富,見伏擊的奴軍並不多,於是帶著百餘剽悍的騎兵奮力殺了回來,奔至綦毋汗身旁後,舉刀大聲呼喊道:“賊寇虛張聲勢,他們人馬並不多,休要慌著,休要慌著!騎兵在外,弓箭手在內,穩住陣型,向前衝出樹林。”

撒多爾久經戰陣,經驗豐富,知道此時此刻,奴軍們不過是利用楓樹林發起突然襲擊,因此只要衝出楓樹林,奴軍們便會失去優勢,衝出了楓樹林,匈奴軍甚至會反敗為勝,原因就是匈奴軍畢竟是人多勢眾,畢竟奴軍們幾乎都是步卒,而匈奴軍是以騎兵為主的。

而騎兵的優勢便是,到了開闊地,無論是作戰還是逃跑,均是無人可擋其鋒的。

並且此時此刻,不能後退或跑散,否則必將會引起更大的潰敗,因此撒多爾在關鍵時候的指揮,是較為得當的。

匈奴軍在撒多爾的指揮之下,無數騎兵便策馬向前,擋在了外圍,在外圍形成了一個個的圓圈,而圓圈之內便是匈奴弓箭手或者是失去戰馬的匈奴兵。

安卓蘋果均可。】

外圍的匈奴騎兵揮刀瘋狂砍殺著衝過來的奴軍,就算是戰死或被擊落馬下,其戰馬,無論死活,都會形成一道道屏障,而圈內的匈奴軍弓箭手拼命向外放箭,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準頭了,只要將箭鏃發射出去就行了。

“殺!殺!殺!”

奴軍們拼死衝殺,衝擊著匈奴軍列成的陣勢,卻被匈奴騎兵砍死砍傷,或者被圈裡匈奴弓箭手,射殺或射傷。

無數奴隸從藏身之處盡皆跳了出來,一齊向匈奴軍湧去,而匈奴人也極為剽悍,在經過初期混亂之後,迅速穩住陣腳,並開始組織人馬反擊。

匈奴軍箭法奇準,在反擊中,將一排排衝上來的奴軍將士射倒在地。

雙方喊殺之聲響作一片,殺的難解難分。

匈奴兵背靠背圍成一圈,在匈奴兵周圍之上形成了一個箭圈,箭圈邊緣都是被射倒的奴隸屍體。

一些冒著匈奴軍箭雨好不容易衝到內圈的奴軍將士,卻被匈奴人兇狠的砍倒在地,而一些被砍中倒地暫時未死之人被匈奴軍鐵蹄踐踏而死。

不過撒多爾只慮外而未慮內,或者在此慌亂之際,根本無暇顧及其內。

“殺!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