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

匈奴左大當戶綦毋汗聽聞前方有埋伏,頓時嚇了一跳,連忙抬眼望去,只見是前方一片楓樹林,緋紅一片,不過楓樹林中的楓樹,稀稀拉拉的,一眼就能望見盡頭,如此哪裡會有埋伏?

就算是有埋伏,也埋伏不下多少人馬的。

草原地勢平坦,一覽無餘的,想設下伏兵,實屬不易。

於是綦毋汗下令道:“有什麼埋伏?謊報軍情,即便是有埋伏,區區流匪草寇,又有何懼哉?撒多爾,繼續領人為先鋒,餘部速速跟上,這都耽擱了不少時辰了。”

於是匈奴謹慎將領撒多爾繼續領軍為先鋒,打算穿過這片楓樹林。

撒多爾正準備催馬上前之時,楓樹林中,忽然鑽出來了數百人馬,烏泱泱的就向這邊奔了過來,將綦毋汗、撒多爾等人嚇了一跳。

“刀出鞘,弓上弦,騎兵準備...”作戰經驗較為豐富的撒多爾,正打算佈陣迎敵之時,忽然發現情勢有些不對。

若說這些人馬埋伏在楓樹林中,應當是等綦毋汗、撒多爾等匈奴軍穿過楓樹林之時,再突然發出攻擊,最好在匈奴大軍半過而擊,攔腰切斷,如此便能形成最大的突襲效果,稍知兵事者,都會這麼做的。

可他們這些人,還未等大軍進入楓樹林,便從楓樹林中鑽了出來,迎面向著匈奴殺來?以數百人衝擊數千人的大軍,這與送死有什麼區別?

隨著這數百人越奔越近,許多人已經看清楚了,他們均是破衣爛衫的,有騎馬的,也有步行的,大都是以步行為主。人群之中,有老也有少,甚至還有一些女子,穿得花花綠綠的,手中也有些簡陋的兵刃,卻是或扛或託或者刀沒有出鞘,弓箭也沒有上弦,許多人身上還揹著包裹,趕著牛車。

如此看來,根本不像是準備衝擊匈奴大軍的,倒像是逃荒的?

“休要再往前走了,停下,停下。”於是撒多爾帶著一撥人馬,策馬向前,撒多爾一手挽著馬韁,一手倒提著一柄大砍刀,大聲喝問道:“爾等何人?何故至此?”

“老爺...”大多數人都停住了奔跑,一名壯漢越眾而出,走到撒多爾面前,摘下頭頂的破皮帽放在胸前後說道:“小的們是右谷蠡王敖登老爺帳下的奴隸。”

“敖登帳下的?”撒多爾尚未說話,綦毋汗趕上來後問道:“為何來到此地啊?”

綦毋汗策馬趕了上來,周圍數十名護衛手持大盾,緊緊的包裹著他,綦毋汗自大盾縫隙間露出了半張臉。

若是這群人當中埋伏著幾個賊寇,再施放冷箭...就算最後擊敗了賊寇,也是於事無補的,因此綦毋汗是異常小心,小心出師未捷身先死...

既然他們聲稱為右谷蠡王敖登帳下之人,那麼綦毋汗就沒有下令馬上擊殺他們。

無論是否有詐,問一些情況,特別是右谷蠡王敖登營帳之中的情況,也不無不可,自己也不會損失什麼,最多發現他們是賊寇假扮的,再將他們全部殺死便是。

“老爺,你是...?”奴隸壯漢看了看盾牌縫隙間的綦毋汗後問道。

“我家老爺是綦毋汗大當戶,領兵至此,剿滅亂匪。”一名護衛替綦毋汗答道。

“哦,綦毋汗當戶老爺...”奴隸壯漢聞言彎腰說道:“右谷蠡王敖登老爺被人殺了。”

“嗯,我知道他被人殺了...”綦毋汗推了推眼前的盾牌,讓縫隙更大一些後問道:“是什麼人殺了他?”

“小的也不知道他們是些什麼人...”奴隸壯漢答道:“不過他們說的是丁零語。”

“是貲奴做的?” 綦毋汗聞言有些驚訝的問道。

丁零族,北地古老的民族,亦作丁令、丁靈、釘靈,又稱高車、狄歷、鐵勒、丁零等。魏蜀吳三國時,丁零族有一部分仍在今貝加爾湖以南遊牧,稱北丁零;一部分遷徙至阿爾泰山一帶,南與烏孫、車師,西南與康居為鄰,稱西丁零。

在匈奴冒頓單于時期,匈奴崛起,日益強大,匈奴行嫖掠之事掠奪,先後征服了四鄰很多氏族、部落的同時,也征服了北地丁零。

匈奴人還曾將北地丁零族聚居之地,當作流放之地,大漢大名鼎鼎的蘇武都曾被匈奴流放到此地。

匈奴人像對待烏桓、鮮卑以及各氏族、部落一樣,依恃其強橫的實力,殘酷地掠奪、剝削丁零族人。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擄去,成為匈奴的奴隸,被稱為“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