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61章 抽絲剝繭(第1/2頁)
章節報錯
莫勿一本正經的在分析案情——
“具體可以分為三大陣營吧,覃舒婷、覃文傑、覃文宇有可能互相包庇和說謊;韓紅雨和覃文璋是一個陣營;周靜、周琛、覃舒然、覃文豪四人是一個組合。”莫勿是把杜蘭芝的名字單獨列出,他現在還給“杜蘭芝”畫了個圈。
油墨筆在白板上敲了兩下:“杜蘭芝只是周靜的好友,經調察認識了不到一年,再是投緣,也不可能為了周靜去殺人吧?!她雖然嫌疑最大,但的確沒有動機。”
“如果是杜蘭芝殺人,誰是她的同謀?”
“周靜的可能性當然最大!但要是周靜在咖啡裡落的安/眠藥,另外兩個陣營的人為什麼替她說謊呢?”
許卿生搖著頭,這個案子之所以如此複雜,就是在於邏輯矛盾沒有解決。
“如果是覃文傑殺人,覃文豪就必然見不到清醒的死者,你說按那種安/眠藥的劑量和功效,三分鐘足夠讓死者昏睡,可除了杜蘭芝最後一次進入現場外,其餘人在現場耽擱的時間都超過了三分鐘,而且他們並不是接踵而至,所以不存在見到死者時,死者藥效尚且不及發作的情況。”
許卿生點頭。
“那只有一個可能了。”莫勿說:“至少有個陣營都說了謊,而除了兇手之外,其餘的人手裡拿的都是盲本,他們不知道兇手是誰,每個陣營之間都在彼此懷疑,不約而同的為彼此隱瞞,事實上卻讓兇手獲利。”
卿生也是這樣想的。
“第一個陣營,只能是覃文宇下藥,覃文傑殺人,他們安排了覃文豪去繁花館,當杜蘭芝發現大渣男的屍體後,周靜不知道覃文傑、覃文豪去了繁花館,她以為兇手是覃文豪,那麼她該怎麼為覃文豪掩蓋呢?顯然,讓覃舒然和周琛以及杜蘭芝如實交待案情,是不可能讓覃文豪擺脫嫌疑的,因為覃文豪是他們這個陣營中,最後進入繁花館的人,所以如果是第一陣營殺人,第三陣營中只有覃文豪說了謊。
我們假設,周靜誤以為是覃文豪殺了人,為了讓兒子擺脫嫌疑,她的口供務必會咬死杜蘭芝,但周靜並沒有這麼做,她和杜蘭芝的口供是可以相互應證的。
說回來第一陣營殺人的假設,覃文宇和覃文傑要利用覃文豪脫罪,他們最有可能利用覃文豪的身世,引誘覃文豪去繁花館,覃文豪必然就會知道大渣男已經失去意識,因為他只能去偷親子鑑定書,不能直接去搶。
可人畢竟不是覃文豪殺的,就算覃文豪在初次接受地方警署的詢問時,不知道撒謊的後果的嚴重性,但他現在肯定已經知道了,他如果沒有殺人,周靜一定會讓他如實供述,因為大渣男已經死了,覃文豪是否大渣男的兒子已經無關緊要,周靜不可能替另外兩個陣營的人掩蓋秘密,讓親兒子承擔風險。
所以,第一個陣營不可能產生兇手,覃文豪也不可能是兇手。”
莫勿把白板上的幾個名字抹去。
卿生就真端正了態度,豎起耳朵來聽莫勿繼續分析。
“第二陣營只有兩個人,韓紅雨和覃文璋,所以只可能是韓紅雨下藥覃文璋殺人,但他們兩人是一前一後進入的繁花館,沒有安排另兩個陣營的人做為他們不是兇手的見證,如果真是他們殺人,大無必要兩人分別完成,只需要一氣呵成,如果是這樣,案子早就破了,所以第二陣營不可能殺人。
但他們肯定說了謊,因為現在只有第三陣營出現兇手,但第三陣營中最後進入繁花館的覃文豪嫌疑已經排除,兇手和幫兇就在覃舒然、周琛、周靜、杜蘭芝之間,而不管是第二陣營,還是第一陣營,他們都在為第三陣營說謊遮掩。
因此我得出結論,所有陣營的人都在說謊,為什麼?”
是啊,為什麼?許卿生的困惑正在於此。
“因為他們在供述之前,都不知道彼此陣營的人沒有犯罪,事後雖然了悟,但仍然願意為兇手隱瞞,只能是基於兩個原因,第一,對大渣男的恨意,第二,他們前往繁花館,趁大渣男失去意識後的所作所為,並不樂意揭露為眾人皆知。
這兩個原因是並存的,而且兇手顯然洞悉了他們的心理,也就是說兇手絕對知道覃家內部的所有秘密,因此才有把握,所有人都會心照不宣把謊話進行到底。”
莫勿又抹除了一些名字,用筆敲敲黑板。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下藥的人和兇手的組合,首先不可能是覃舒然和周琛的搭配,道理如同韓紅雨和覃文璋的搭配;覃舒然和周靜之間搭配也很奇怪,因為周靜不可能把親兒子算計進來,但存在兩個兒子亂入的可能,不過,如果是覃舒然和周靜的搭檔,第一、第二陣營的人目睹的必然是大渣男的屍體,他們在事先就已經想到了說謊可能會造成的嚴重後果,還會不會說謊呢?
因此,其實合理的搭檔只有一對,就是這兩個人!”
莫勿用筆畫圈。
許卿生站了起來,緊盯著那兩個人名。
“所以,你現在知道應該在誰身上開啟突破口了嗎?”莫勿微笑。
許卿生點點頭:“覃舒然,和覃舒婷。”
——
有一個人根本沒被莫勿把名字寫上白板,就是朱健,但卿生也並不認為朱健是兇手,因為他做為覃巍的安防,根本沒有必要把案情弄得如此撲朔迷離——他肯定具備嫌疑,毫無必要使用障眼法,非要找人成為他的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