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孫權小兒,絕不可信!(第1/3頁)
章節報錯
“子吉且試言之。”
該說不說,諸葛亮到底不愧是諸葛亮,在聽到陳逢指出戰略最重要的一點,他也依舊是那般的平靜,甚至還笑了一下。
陳逢點頭過後,轉向劉備感慨道:“首先來說,玄德公沒有韓信。”
劉備:“?”
諸葛亮:“?”
二人腦門上瞬間都出現了問號。
他們想過很多陳逢會從哪裡入手,唯獨沒有想到這一點。
但偏偏,這一點他們無論如何也反駁不了。
畢竟,就當今天下而言,誰敢在吹一句我用兵之時,當多多益善?
要是連這話都不敢說,又怎麼對比韓信?
因此,沒法辯駁了。
“當然了,真要說起來的話,這其實也只是主要原因之一。”
幸好的是,陳逢也知道這天下怕是也沒人敢自比韓信,趕忙就轉移了話題:“說起來的話,其實玄德公便是有韓信,怕是也不太行,因為另外一大主要原因在於……武都大地震!”
說著,他搖頭感慨道:“畢竟,這是天地時局的變化,非人力可以改變,便是韓信再生,恐怕也不太能夠復刻暗度陳倉的局面了。”
“有何憑據?”諸葛亮依舊很平靜,一丁點的心態問題也都沒有。
“二年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
“三年夏,江水、漢水溢,流民四千餘家。”
“惠帝二年春正月,隴西地震。”
“文帝前元年四月,齊、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潰出。”
……
陳逢雙目平靜地將史記當中的記載說了出來,隨後堅定道:“以上,便是證據!”
諸葛亮還在思索的時候,劉備已經忍不住開口了:“這算什麼證據?天災地禍何時都會有,這些又有什麼問題?”
“問題大了!”
陳逢搖頭道:“便因這些天災地禍的發生,導致了曾經的故道再難通行。”
“這般說吧!”
眼見劉備還是不懂,陳逢只能說的更加清楚了:“現在若是還想從漢中出兵北伐,便只有從祁山一帶行軍了,而這一段路,最多隻能行軍數萬……玄德公且細思,只有數萬兵馬,如何能當主師?”
劉備不說話了。
而在此時,諸葛亮卻是微皺眉頭開口了:“(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船舶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指漢水)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