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陳逢帶著兩名手下回到了朝陽城下。

“誰又能想到,這座城池很快就要因為一場大變而化作一座空城了?”

望著這座自己呆了整整三年的城池,他心底喃喃地同時,不由得痴了。

陳逢之所以會感慨,是因為他在此次的宴席之間,得到了一個令他大為不爽卻又早有預料的訊息。

劉表也不知道是不是人到老年害怕了,竟是在此時此刻制定了一系列的戰略收縮計劃。

按照計劃,新野、朝陽、湖陽、新都、乃至穰(rang)城的殘餘勢力,都要統統往南部遷徙。

不爽是因為,他終歸經營了這座城池整整三年時間。

雖然在這三年裡,由於劉表不斷的扯後腿,他也沒敢做出什麼好的改變。

但陳逢卻有著絕對自信,朝陽在他這三年經營之下,就算依舊不能成為戰爭前線,但作為戰略緩衝地帶卻是絕對合格的。

只要劉備能夠如同之前一般發揮正常,扛得住曹操的壓力,也沒有太大的錯漏,這便是鐵一般的事實。

說不定一旦戰事起了,朝陽的作用還能讓各方都大吃一驚。

但很可惜的是,這一切的一切從一開始便是不可能發生的。

因為劉表早就在劉備擋住了一次北方的壓力之後,就有預謀地將防線開始往漢(江)、沔(mian)水一帶後撤了。

其力度之大,涉及人群之廣,就算不是絕後,也絕對能稱得上是空前。

這也是陳逢沒有把朝陽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劉表拖後腿的地方。

人都遷走了,他發展個屁!

從計劃開始到今日,這一戰略計劃已經大致地完成了七七八八,只剩下了最後一道明面上的命令。

如今。

宴席之上的許多風向都在表明,這一道明面上的命令就快來了。

因此,陳逢才會在心中嘆息不已。

不過,陳逢也知道。

劉表做這種極慫的戰略,其實也不見得就真的是他害怕了。

如果真的害怕,直接投降不是更好嗎?

這其中更大的原因在於。

劉表已經老了,老到必須要對身後事進行安排了。

首先,他的兒子不論是劉琮還是劉琦,都不可能肩負起荊州之主的重擔。

所以,他必須要找一個能夠幫到自己兒子,同時又不至於傷害到自己兒子的人。

從之前的情況來看,他的人選已經很是清楚了。

沒錯,正是劉備。

不過他也知道,劉備雖然能力不凡,但卻是這亂世當中真正的英雄。

比起他來,或許都不會差上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