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天還未亮,朱陽打著哈欠,與宦官一起站在宮門口吹著冷風。

朱陽看著周圍漆黑一片,有些鬱悶的嘀咕著:“大臣上朝,叫我幹嘛?”

昨天晚上朱陽突然接到宮中旨意,讓他卯時去宮門口聽宣。

卯時也就是凌晨四五點的樣子,要是放在後世這個時間點他才剛剛放下手機準備入睡。

即使是現在這個沒有多少娛樂的年代,凌晨四五點他在做夢呢。

“幸虧我沒打算入朝為官,否則光早朝這一關,我就受不了!”朱陽暗自慶幸著自己的決定是多麼的英明神武。

“也不知道老朱叫我來幹嘛?難道我的‘饕餮計劃’被看上了?讓我來執行?”朱陽有些樂觀的想到,不過隨即他就否定了這種樂觀。

開海禁哪有那麼容易,要知道終明清兩朝海禁都沒怎麼像樣的開過,正是因為海禁就如同一個鐵門被焊得的死死的,也就有了後來的洋人用大炮轟門的舉動。

這個舉動也就給華夏一族帶來了一個世紀的恥辱和災難。

“那又是什麼事叫我呢?總不會因為我長得帥吧!”朱陽暗自得意,我的帥終於被發現了麼?唉,古人真是有眼光!

……

就在朱陽胡思亂想的時候,奉天殿門前卻瀰漫著對他的殺機。

按照明朝的律法,凡是所有在京官員,不論官職大小一律都有上朝的義務,凡是來京述職的外省官員也必須上朝。

所以說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極其壯觀的場面,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據記載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的官員就達到了1118人。

今日的奉天殿門口不說有千人,至少也有上百人。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密密麻麻的官員,心中一陣冷笑:這是打算用人數來逼咱麼?咱會法不責眾?開玩笑!你們既然想要咱大孫的命,那就別怪咱下狠手。

“還有事麼?”朱元璋吩咐完國家大事之後,看著下方的眾臣說道。

“啟奏陛下,臣有事!”一個御史走了出來,跪在隊伍中間說道。

朱元璋面無表情地看著御史說道:“有何事?說!”

“臣聽市井傳聞,說太子在外間有一私生子,名為朱陽,此子身為貢士卻不出來為太子澄清謠言令太子名譽受損是為不忠;外界傳訛令其父其母受人非議是為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之人如何能當我朝貢士,請陛下剝奪朱陽的貢士身份,並且論罪處死!”御史說道。

“哦?咱大明竟然讓不忠不孝的人參加會試,禮部你們是怎麼做事的?”朱元璋對著禮部左侍郎代理尚書任亨泰說道。

“微臣冤枉!”任亨泰立刻站出來,跪在地上大喊冤枉。

“冤枉?你倒是說說冤在何處?”朱元璋說道。

“微臣在會試之前已經將各位考生的人品一一查驗,未曾有洪御史說的那種情況,而且朱陽是太子私生子一事,事涉皇家,陛下也已經處置;昨日微臣回家路過市井,也未曾聽到有人非議朱陽的父母!所以微臣冤枉啊……”任亨泰匍匐在地上大喊冤枉,心裡卻在大罵劉三吾:麻痺的,你們想弄死朱陽就直接弄,別拉我!扯什麼不忠不孝?還特麼的用這個理由!一群眼瞎的東西,太子那麼喜歡他,陛下又那麼護短,扯這個理由不是在廁所了打燈籠——找屎(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