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曉爐星(第1/3頁)
章節報錯
艾利克透過艦船周圍的舷窗,看著近在咫尺的曉爐星。寧即使是在帝國眾多的鑄造世界中,曉爐星也是一個工業程度相對發達的世界。
它是瑞文斯頓星系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帝國世界,一道環繞著整顆星球的星環基地在曉爐星的赤道之上隨著星球本身旋轉,其上成百上千的軌道船塢在為帝國的星際運輸能力和海軍力量添磚加瓦。
某種程度上來說,曉爐星甚至要比瑞文斯頓星系的行星首府凜鴉星還要重要。
如果把帝國各個世界的重要性從頭到尾來排個名的話,那麼一個普通人從前往後看,大概花費一天時間差不多就能看到曉爐星的名字了。
而這,在領土內星球無數的帝國中已經是一個極為靠前的排名了。······對於戰艦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建造大型戰艦一向是費時而又複雜的工程。
寧僅僅是建造帝國海軍一艘護衛艦的花費,往往就能夠抵得上一支普通星界軍兵團士兵所有武器裝備的總和。
即使是那些對戰艦一竅不通的人,看到那些數十、乃至上百公里的大型戰艦時也知道建造這樣一件龐然巨物絕非易事。
一臺超重型坦克對於一名星界軍來說是一座巨大的鋼鐵堡壘,而帝國目前最大的地面載具之一——帝皇級泰坦對於一名星界軍來說就如同一座難以逾越的鋼鐵山丘。
可在帝國海軍的艦船中,即使是一條最小的護衛艦也長達數公里。而它的長度是帝皇級泰坦的近十倍。
如果把護衛艦看做是一名帝國海軍的話,那麼帝皇級泰坦就只有這名帝國海軍的一隻手掌大小。
兩者的體積差距之懸殊足以令人咋舌。可以想象一下建造這樣一艘護衛艦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寧而與帝國海軍真正的主力戰艦——戰列艦相比,體積遠超帝皇級泰坦的護衛艦也不過僅僅是它的
“手掌”大小。而如果和真正的太空中的龐然巨物,巨像、主宰這種戰爭武器相比,護衛艦別說當其
“手掌”,甚至就連當其
“拇指”的資格都沒有。建造這種星球級戰爭武器的難度和需要的資源不亞於從零開始打造一顆結構設計精密到螺絲釘的鋼鐵星球。
即使是對於現在的帝國來說,也不是隨隨便便一個鑄造世界就有能力建造這種規模的太空武器。
而曉爐星正是其中之一,其工業生產和建造能力之強大從此可見一斑。
但對於一些普通的鑄造世界來說,單單是大型飛船建造的前期工作,包括最早籌劃,設計,建造設施,以及建立人員訓練和準備材料都要花費數年的時間。
雖然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但實際的建造工作也不見以會更快。在長達數年的複雜的建造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
寧並且建造一艘長達十幾公里的大型戰艦,無論是材料和費用的消耗都非常龐大。
雖然對於帝國來說,建造一艘戰列艦的花費並不算什麼,但這完全是因為帝國體量過大,並不是因為戰列艦過於廉價。
單單是一艘尚未開始建造的戰列艦的材料背後,就是數以萬計的帝國子民勤勤懇懇工作數年、數十年的工作成果。
負責如此重要的事物,不難想象飛船設計師和工程師承受著巨大壓力。
而且,帝國官僚們之間的爭鬥、政治交易和預算爭議複雜的令人難以置信。
雖然各個帝國世界上的貪官汙吏,無能廢物已經被西維爾所領導的審判庭、法務部、刺客庭給清理了一遍,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忠君愛國之輩,都是幹實事的國之棟樑。
但正是因為這些人有能力,所以在一些資源的使用上才會產生爭執。寧無論是造坦克、造鐳射槍,還是造戰艦,都是為了帝國。
可誰用資源來造什麼,就需要這些帝國精英們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只有當眾多的星球總督討論出結果,或者泰拉政府下達了確切的命令,這些精通政治的帝國精英才會確定建造計劃。
而一旦建造計劃獲得透過,飛船的建造正式開始,一個帝國世界會願意花費幾十年來完成這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