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音樂之聲?(第1/4頁)
章節報錯
(求訂閱!求票票!欠更不會缺的,最近實在太忙了,完全沒時間,肯定會補上,放心!)
關於禁酒令的爭論似乎戛然而止了,好像主流媒體很避諱這個話題,誰都不肯多說,也不敢多說。
倒是有些偏遠小報為了博眼球,什麼話都敢往外說,可惜沒人在意,更不會有人跟他們打嘴仗。
也不會有人注意到,這些小報沒過多久便被查封了,理由千奇百怪。
但就像往大海里扔一粒沙子,沒有任何漣漪。
反倒是《大西洋日報》,這家剛剛創刊沒多久的報紙,竟然順利突破了創刊初期的尷尬,發行量連創新高。
第一期週末特刊竟然拿下了15萬的發行量,簡直是奇蹟!
在傳媒界,很多同行都在探討《大西洋日報》崛起的契機,有人說是因為故事;
有人說是因為敢於抨擊禁酒令;還有人說是因為新穎的排版。
他們都沒意識到彩色照片對讀者的衝擊力,若不是巨幅彩色照片抓住了他們眼球,誰會在乎你報紙裡面寫了什麼?
不過等他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晚了,《大西洋日報》正式成為醜國東北地區一家黑馬報社。
當然,距離發行量超過20萬的大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別看1020距離並不遠,但很多報紙窮極一生也過不了這個坎兒。
但現在這個年代屬於報紙發展的黃金期,只要抓住機遇,對《大西洋日報》來說,未來值得期待。
不過因為《大西洋日報》對禁酒令的批判沒有持續下去,令不少支援報社的讀者很難受,有種被背叛了的感覺。
他們以為發現了一家寶藏報紙,敢於批判現實,敢於為老百姓發聲。
結果呢?還不是為了利益?有人一施壓就承受不住,果斷敗退,跟那些阿諛奉承的媒體有什麼兩樣?
這麼想的讀者還是佔少數,大部分讀者更願意接受這種新穎的讀報模式,誇張而衝擊眼球的彩色照片,這在其它報紙上根本看不見。
理論上來說,《大西洋日報》開創了一個先河。
——————————
費城,深夜,黎耀陽坐在酒吧內兩眼發直,空空蕩蕩的舞池,冷冷清清的生意,一切都預示著他的費城攻略似乎要以失敗告終!
“親愛的,喝一杯嗎?”艾瑪一襲黑色連衣裙款款走來,手裡拿著酒杯和酒,眼眸透著一絲絲擔心。
黎耀陽回過神,微微笑道:
“那就喝一杯。”
“剛把最後一批舞女送走,她們還有些不捨。”
“呵呵,在這待著也掙不到錢,有什麼不捨的,等我們生意恢復,再把她們叫回來就是。”
“嗯~我都留了聯絡方式。”
黎耀陽接過酒杯:
“喝了這杯酒你也走吧,拿著我給你的錢,換個沒人認識你的城市重新來過。”八壹中文網
“我就是來說這事的,我決定了,不走,就跟著你,打死也不走。”艾瑪篤定的說。
“嗯?別任性,咱們不是說好了嗎?”黎耀陽蹙了下眉頭。
“是說好了,但是我反悔了,這是女人的特權。”艾瑪確實是在使用特權,但凡她醜一點都不好用。
“你呀你~”黎耀陽也是無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算了,喝酒,一切盡在不言中。
酒過三巡,艾瑪突然道:
“對了,我在辦公室看到幾張稿子,是你寫的嗎?”
“嗯?噢,是我寫的,那是新的劇目梗概,你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