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票票!)

康棟樑回來了,頂著風雪,從育空而來。

同時抵達的還有羅森塔爾,黎耀陽想讓他對康棟樑做個採訪,做幾期淘金專題,這個選題應該可以掀起一波閱讀狂潮,畢竟人們對金子的渴望是前所未有的。

等幾個老爺子聊得差不多了,黎耀陽把康棟樑單獨請出來,一邊吃一邊聊。

當然,主要負責提問的還是羅森塔爾和他帶來的記者,整個一個採訪小組。

“康先生,能不能談談你對淘金史的瞭解?我很好奇,你是出於什麼樣的一個機緣巧合開始這偉大的事業。”

康棟樑想了想,開口道:

“說到淘金史,那得從上世紀開始說起,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化。而此時的北美西海岸,還只是皮毛商人的貿易領地,維持著原始的生產模式。

那時,加州所在的地區歸墨西哥所管,北部阿拉斯加則為北極熊的領土,剩餘廣袤的西部土地所有權仍存在著爭議,其中就包括育空地區。

位於西北部的育空地區,其實是在1898年才正式加入加拿大聯邦。

19世紀末,那裡是歐洲、北美探險家紛紛來到此淘金,帶動了整個北美地區的淘金熱,這裡是曾經淘金客最重要的聚集地。

當時美洲最大的貿易商,當屬‘哈德遜灣公司’。

該公司為北美最早的商業股份公司,至今依然持有不少加拿大境內的商業綜合體。

整個40年代,喬治·辛普森掌管著哈德遜灣公司,他富有遠見地在溫哥華島建立了貿易站點,公司和英國才算在西海岸紮下了根。

哈德遜灣公司‘佔山為王’的做法,引起了醜國的不滿。

有人甚至刊出文章,揚言醜國要佔領整個北美洲。

這種思想吸引著成批的美國熱血青年,也刺激著上層的態度。

一時間,西部沿海的土地,成了英美關係的導火索。

已經到了用拳頭說話的時候,英方再也不能坐視不管。

雙方一度劍拔弩張,只差引爆火藥桶的那一顆火星。

幸運的是,潘多拉的盒子沒有被開啟,英美還是坐回了談判桌上。

英國要求以北緯45度劃分土地,而醜國則要求以北緯50度40分來劃界。

在兩年的時間內,雙方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有來有回地試探著對方的底線。

在最危急的時刻,醜國再次虛張聲勢,開戰的言論甚囂塵上。

威脅起了作用,1846年雙方簽訂了《俄勒岡協議》——不顧河流和山脈,簡單地將界線劃定在北緯49度,塑造瞭如今的美加邊境。

與此同時,北緯49度線也成了哈德遜灣公司的合法運營範圍,想要做生意只允許朝北擴張,不允許向南。

如此一來,公司只能一路北上,以求尋找發財之路。

公司沿著河流上溯到育空地區,開闢出兩條貿易路線,並在沿路建立貨物集散點。

雖說哈德遜灣公司為育空的發展建立了必要的基礎設施,但公司的經營方向卻被證明存在巨大失誤。

首先,育空地區不像是魁北克和大湖區,不存在數量龐大的印第安部落,很難找到皮草貿易伙伴;

其次,木材生意對運力要求高,兩條貿易通道途經冰原,而北部海港大半年都處於冰封狀態,不利於商品運輸。

由於缺乏商業潛力,在十九世紀前半個世紀內,面積高達50萬平方公里的育空地區依然無人問津。

另外,育空氣候嚴寒、物產貧瘠,無法吸引殖民者。

歐洲貿易公司的介入,又激怒了領地意識極強的土著部族,前去安家置業可謂凶多吉少。

梅蒂人是楓葉的混血民族。

不過,他們既不是歐洲人通婚所生的混血兒,也不是土著民族融合的結果,而是歐洲男人與印第安婦女所生混血民族。

這群混血兒遍佈楓葉各地,他們的語言和生活習性,有別於歐洲人和正統印第安人。

七年英法戰爭後,魁北克徹底割讓給了英國。

在這之前,哈德遜灣公司控制了安大略在內的中南部地區,而法國‘西北公司’則常年活動於西部,一來二去就留下了這群混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