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華爾街之狼(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求訂閱!求票票)
華夏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
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似乎華夏的企業家中只有少數的子女繼承了父母勤奮上進、積極拼搏的優良品質。
選擇合適的接班人已經成為目前很多華夏企業家迫在眉睫的問題。
相比之下在醜國,卻能有諸多屹立百年不倒的大家族。
這些大家族代代皆有傳奇人物,並且家族資產傳承多代,有的雖然引發過爭產的問題,但最後都以相對平和的方式收場。
究其原因,這幾個醜國大家族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其秘訣就源於信託對資產的傳承和保護作用。
通常來說,醜國的高淨值人士建立信託有三種目的:
一是財富傳承,將資產轉移給指定的受益人;
二是資產保護和債務隔離,設立信託可以保護部分資產不被債權人追溯,同時,在很多離婚案例中,信託還被用於保護資產不因離婚而遭到分割;
三是稅務規劃,透過設立信託,可以減少資產增值或傳承資產時可能產生的稅務。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子及妻子梅琳達·蓋子建立了蓋子基金會。
2006年以前,基金會在開展慈善事業的同時也進行了投資。
2006年,“股神”老巴向蓋子基金會捐了鉅款。
同年,基金會的組織構架發生較大的調整,轉變成雙實體結構,包括蓋子基金會和蓋子信託基金。
蓋子基金會負責慈善專案的捐助,而信託基金負責運營信託資產,實現增值保值。
基金會和信託基金是兩個獨立的法律實體,信託基金定期向蓋茨基金會撥款以開展慈善專案。
截止2016年第四季,信託基金的總規模達到了403億美元,蓋子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已向社會捐贈超過410億美元。
這是典型的“基金會+公益信託”的模式,在醜國富豪圈中被普遍運用。
那麼,公益信託到底是什麼?
公益信託其實也是私人基金會的一種,負責管理捐贈人的財產資金,並根據捐贈人的意願分配資產。
一般來說,公益信託分為兩種型別:
公益先行信託和公益剩餘信託。
公益先行信託是在一定年限內將固定年金或固定比例的信託資產交付給慈善機構。
支付終止後,剩餘資產轉移給非慈善受益人。
公益剩餘信託則相反,先在一段時期內將特定金額支付給非慈善受益人,再把剩餘資產永久性地交給慈善機構。
相對來說,較多富豪選擇公益先行信託。
流程也簡單,委託人先設立一個公益信託,並向信託捐贈資產。
公益信託由指定的受託人管理和投資,為信託資產增值保值,並定期把固定金額或者固定比例的資產捐贈給慈善機構。
在指定支付年限結束後,信託剩餘的資產轉移給指定的非慈善受益人(通常是委託人的後代)。
公益信託的一個顯著優勢是稅收優惠,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富豪選擇公益信託作為財富傳承的手段。
稅收優惠主要體現在公益信託資產增值的部分免收資本利得稅;可獲得部分所得稅抵扣;減免遺產稅。
富豪們在進行財富傳承規劃時,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規避高額的遺產稅。
在醜國,稅務居民享有一定額度的遺產稅終身免稅額度,而超出的資產在傳承的時候需要繳納高達40%的聯邦遺產稅。
透過設立公益先行信託,在支付給慈善機構的指定年限結束後,信託內剩餘的資產分配給指定非慈善受益人,受益人無需支付遺產稅。
再拿默多克距離,他所建立的新聞集團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傳媒公司之一。
除了新聞大亨的身份,默多克還有一個更為華夏人所知曉的身份——溫蒂鄧的伴侶。
1999年,默多克與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離婚時,這位新聞大亨花了17億美金來結束這段長達31年的婚姻,堪稱史上最貴分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