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西洋上的炮聲》(七)(第1/3頁)
章節報錯
(求訂閱!求票票!)
縱觀整場戰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兩個方面,其一是英國人臭流氓一般的Q船戰術,這玩意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就是不講武德;
其二是水雷戰術,理論上也是耍流氓,但架不住正當。
相當於一個是打了招呼的耍流氓,一個是偽裝成女人,不打招呼的耍流氓,性質相同,惡劣程度不一樣。
先說Q船戰術。
德國潛艇肆虐大西洋時,僅在1915年就擊沉了協約國431艘各型船隻,幾乎將英國賴以生存的海上運輸線切斷。
面對海中不可捉摸的U艇,英國人冥思苦想,傷透了腦筋,也沒有拿出一個可行方案,無厘頭的方案倒是層出不窮。
比如皇家海軍的一些參謀認為,德國潛艇攻擊前要透過潛望鏡觀察,只要打壞他們的潛望鏡,德軍U艇將毫無作為。
他們據此制定出一個用鐵錘打爛潛望鏡的作戰計劃,準備從英國招募一批工作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鐵匠搭乘小船完成這個任務。
計劃交到海軍大臣丘吉爾的手中時,氣得丘吉爾拍桌子將這些參謀的祖宗十八代問候了一遍,然後將計劃扔進垃圾筐。
在丘吉爾的干預下,海軍的參謀們仔細研究了德國U艇的攻擊方式,他們發現:
面對協約國武裝商船,U艇往往不加警告就直接用火炮或者魚雷擊沉。
而面對非武裝商船,尤其是帆船,U艇則先勒令船員棄艦,等他們全部登上救生艇後,再派人到船上搜掠一些物資後,再用火炮將其擊沉。
根據U艇的戰術,英國制定出不夠光明正大的Q船戰術。
所謂Q船,其實就是擁有強大火力的獵潛艦,只不過將外表偽裝成非武裝商船。
遠遠看去,Q船和普通商船無任何區別,但其內部裝有火炮和反潛炸彈,有的還裝有魚雷發射管。
為了欺騙德軍,英國人還給Q船裝上假欄杆和殼板,也會堆積一些貨箱什麼的。
Q船船長通常來自皇家海軍現役軍官,而船員全部來自於英國海軍的後備役人員、志願人員或者商船船員。
在德軍不知情的情況下,Q船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如英國海軍上尉坎貝爾曾指揮Q船擊沉了4艘U艇,成為在英國家喻戶曉的反潛英雄。
坎貝爾為Q船“法恩巴勒”號船長,他將這艘船偽裝成一艘運煤船,然後對所有船員進行了嚴格的表演訓練,讓他們看起來和真正的運煤船船員一樣,很多時候,都能把英國海軍士兵給騙過去。
儘管準備充分,但第一次執行任務時,坎貝爾卻並不順利,他指揮“法恩巴勒”號出海,連續漂泊了10個月,也沒有遇到一艘德國潛艇。
正在所有船員都準備放棄任務,返回英國時,實戰的機會終於不期而至。
那一天,“法恩巴勒”號正如往常一樣,在海上漂著,突然,一顆炮彈發出尖嘯聲從船體上空飛過。
這種情況通常是潛艇勒令商船停下的慣用手段,坎貝爾喜出望外,知道終於遇上了德國潛艇,立即四下張望,果然,看到遠處一艘浮在海面上的U艇。
坎貝爾命令船員放下救生艇,裝作手忙腳亂逃生的樣子,一部分船員真的登上救生艇駛離,而他則和另一部分船員藏在船上,做好了戰鬥準備。
德國潛艇信以為真,艇長站在艦橋上指揮潛艇靠近商船,命令手下人員準備登船搜掠物資。
德國潛艇靠近之後,坎貝爾命人立即升起英國海軍軍旗,然後拆掉偽裝,將火炮對準了潛艇。
德國水兵看到英國軍旗後大吃一驚,意識到上當了,可不少水兵站在潛艇外面,無法迅速下潛,短短几分鐘內,潛艇就被20餘發炮彈和無數機槍子彈擊中,最終沉沒。
除了潛艇外面的個別水兵僥倖存活下來,成為英國人的俘虜,其餘水兵和潛艇一起沉入海底。
憑藉不地道的Q船戰術,英國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這種戰術只有在德國人毫不知情的時候,才能發揮作用,一旦洩露,將會徹底失效。
一位潛伏在英國的德國間諜,名叫尤勒斯·希伯爾,他無意間發現了英國Q船的秘密,急忙將相關情況發回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