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票票!)

一艘德國的潛艇U27號逼停了一艘商船,還沒等擊沉,這個時候遠處來了一艘懸掛美國旗幟的船名叫巴拉隆號。

巴拉隆號向交戰雙方打訊號說我們願意收留那艘船上的船員。

那德國人一看放鬆了警惕,但是等到巴拉隆號靠近了以後突然降下美國國旗升上了英國國旗,而且很快的就開炮把U27號擊沉了。

那一艘被德國潛艇逼停的那艘商船上的人看不下去,他們覺得這個事情做的太過分了。

回去以後他們就向報社公開了這麼一個事情。

訊息傳到了德國,Q船的秘密也終於公開,威廉二世震驚不已。

1917年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向德國海軍命令從1917年2月1日起全面開始無限制潛艇戰,即德國潛艇可以事先不發警告而隨意擊沉任何一艘開往英國水域的船隻。

無論這些船隻懸掛的是什麼樣的旗幟都難免被德國潛艇擊沉。

一戰的海上鬥爭以前所未見的形式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英國人的小聰明開啟了一個海上作戰的潘多拉魔盒,一場更大的海上災難即將而來,無限制潛艇戰爆發以後,德國潛艇艦船四處出擊,協約國的軍艦大都防不勝防,普通商船更是不堪一擊。

無限制潛艇戰讓這些獨立於水面艦艇之外的殺手把德國潛艇變成了一個令人恐懼的專有名詞。

然而威廉二世發動無限制潛艇戰,並不僅僅是因為英國人的Q船戰術,而是有另外更重要的原因。

實際上開戰沒多久,德國就動用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研發潛艇。

自1914年起,德國潛艇的數量每年呈數倍增長。

著名的德國克虜伯鋼鐵公司源源不斷的提供最優質的鋼材,用以建造德國潛艇。

德國海軍也在實戰中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潛艇作戰體系。

1914年8月開戰以來,德國潛艇蘊藏了一些潛能已經展示在一些目光敏銳的一些將領的面前。

在這些將領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德國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

提爾皮茨是一個極有膽魄的人物。

一站開始前,他就提出了擴充德國海軍艦隊的計劃,他同威廉二世之間的關係私人關係也是很好的。

威廉二世要大力發展海軍,他也是要大力發展海軍的,而且他還把威廉二世的意圖還能夠具體的去實施,以至於其他的大臣都被換掉了。

在提爾皮茨的主導下,德國的海軍擴充計劃被完美的執行。

後來一站打響時,德國海軍的軍艦總數已從世界排名第七上升到世界排名第二,大概相當於一個男人吃了藥,從7cm到17cm的差距!

此時的德國海軍一手擁有一支能與英國皇家海軍抗衡的公海艦隊,另一手擁有一支讓協約國傷透腦筋的潛艇部隊。

可惜的是,儘管德國潛艇在海上屢屢得手,但德皇威廉二世和海軍元帥提爾皮茨卻更加傾心於他們一手打造的公海艦隊。

提爾皮茨雖然看到了德國潛艇的威力,但是他更願意拿出公海艦隊與英國海軍決一死戰。

戰爭打到現在,英德兩國的海軍主力從未較量。

誰高誰低,尚未分曉。

求勝心切的德皇威廉二世與海軍元帥提爾皮茨都有些急不可耐。

他們雖然知道德國潛艇的威力,但更迫切的是希望看到一手打造的德國公海艦隊能夠放手一搏,與英國皇家海軍決一雌雄。

1916年2月,戰爭的局勢逐漸發生了改變,陸地戰場上德國力圖打敗法國,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目標,可是德國損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卻始終毫無收穫。

德國的軍事進攻能力已經從頂峰慢慢的跌落了,眼看戰爭主動權即將轉到協約國手裡。

德國人著急了,德國的海軍將領們更是著急。

他們叫囂著要讓德國苦心經營的公海艦隊出海,在海上打出一片新局面。

由於公海艦隊士氣低落,威廉二世特意任命好勝的馮.舍爾為公海艦隊的司令。